东北网5月9日讯 近一段时间,哈尔滨市的几个拼车网站和一些拼车QQ群上,由于一些私家车主的加入显得非常热闹,大家都在寻找能够适合自己上下班出行的车辆拼乘。
其实,拼车在哈尔滨市早已不是新鲜事,近几年来哈尔滨市各类拼车网和拼车论坛也层出不穷。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拼车这一看似有效利用资源的行为并不合法。按照我国现行的运管规定,没有营运证的车辆从事有偿拼车是一种无证经营行为,视作“黑车”。有人呼吁,应将拼车这个节约能源的行为合法化。但同时也有人指出,拼车一旦合法化,将会给社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危害。
现象
车辆限行,拼车网更火爆
由于哈尔滨市部分街路采取了车辆限行措施,近一段时间以来,哈尔滨市的一些拼车网呈现出了火爆场面。记者在百度上输入“哈尔滨拼车”五个字,很快就搜索出了多家哈尔滨市专业拼车网站和论坛,还有一些全国性的拼车网站专门开设了哈尔滨频道。在这些网站上记者看到,很多市民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出行路线的车辆。
在南岗区红军街一家单位上班的郭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在开发区,为了上下班方便去年她买了一辆轿车代步。今年4月10日,哈尔滨市部分街路实施了限行措施,她每周至少有两天不能开车上班。郭女士说:“公交车太拥挤不说,每天从家走到公交车站就需要10分钟。这样一来,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至少要一个多小时,人也累得不行。”为此,她想到了在拼车网上找一辆车拼乘。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想要找到一辆合适的车拼乘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4月1日开始郭女士就在几家网站上发拼车的帖子,可是至今也没有找到可拼乘的车辆。“不是车上的人已经拼满了,就是不顺路,还有的是因为我不能每天都坐车不愿意拼我,除非是我在不坐车的情况下也交车费。每月200元的车费,如果我只坐10天车,其余的时间自己开车,每天的车费相当于20元,这个价钱我打车都够了。”郭女士说。
记者还在拼车网上看到一些临时拼车信息。“明天有去机场的吗?求拼车一人,上午8点出发,费用80。”“‘五一’出游,还有两个空位,诚征游伴,车费分摊。”这样的拼车信息在哈尔滨市各大论坛上并不鲜见。
据了解,虽然拼车在某种程度上方便了乘客,又有效地利用了资源,保护了环境,乘客向车主支付一定费用也在情理之中。但按照我国现行的运管规定,没有营运证的车辆从事有偿拼车是一种无证经营行为,属于非法营运,在执法部门打击之列。
争论
拼车违法,该堵还是该疏
有偿拼车虽然与我国现行的法规相悖,但持支持态度的人不在少数。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庄博对拼车就持坚决肯定的态度。他说,拼车在国外司空见惯,德国还有交通高峰期私家车只有车主一人上路就会被罚款的规定。拼车既节约了能源,减轻了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交通工具,减轻了交通压力,缓解了道路拥堵状况。
“拼车的好处显而易见,既不用在大热天去挤公交车,也比打的、自己养车来得便宜。比起等车的时间,搭顺风车更加舒适、快捷,即使为此多付一些钱,与节省的时间和精力相比,还是很划算的。而车主的养车成本又有拼车的人帮着分担一点,所以拼车让有车的和没车的都受益。”工作3年,还没有买车的王磊实尝到了拼车的甜头,他所住的锦江绿色家园小区里有很多居民都采取拼车的方式上下班。”他认为,多人搭乘的私家车降低能耗,是对公交车和出租车之外的公共交通工具的有益补充,政府应该鼓励拼车出行,法律不应该拒绝合理现象。
虽然很多人赞成拼车合法化,但也有人指出,拼车出行舒适与风险同在。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拼车的相关法律,拼车对车主和搭乘人都存在一定的危险,对待有偿拼车合法化应该谨慎对待。
今年56岁的韩阿姨就坚决反对女儿的拼车想法,她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通过网上发帖找人拼车。车主并不了解拼车人信息的真假,既不知道他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也不了解拼车的真正动机。同样,拼车人对司机的驾驶技术、车况、保险情况一无所知,万一拼到黑车怎么办?”
“拼车原本是一件好事,可就怕拼出不必要的麻烦。”市民孙福军说,拼车大多只是一种口头约定,如果有人违约,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倘若不幸发生事故,责任如何划分、如何进行赔偿?车主向拼车人收取一定的费用,大家都能理解,但收多少才是合理的?万一碰上以载客盈利为主要目的的车主怎么办?如果让拼车合法化,势必会有一些私家车主加入“黑车”行列,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出租车司机的利益。
声音
见仁见智,选择需要谨慎
尽管合法性不足,拼车行为仍在一部分群体中扎根,并由于交通拥堵、出行成本不断提高等现实原因,其发展势头不可抵挡。尤其是为了配合今年哈尔滨市针对街路大规模改造建设采取的限行措施,更加刺激了一些市民拼车的积极性。
网上的一份调查数据,以随机抽样方式对全国12个大中城市和12个小城镇3854位居民进行调查,发现每20位调查者中就有一位曾经在过去的一年中有过拼车经历。典型的拼车族大多是普通职业、收入不高的中青年男性。“拼车族”中,男性约占六成,年龄则以35岁以下年轻人居多。从职业来看,各类体力劳动和服务人员、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普通办事员是“拼车”主力。
调查显示,大家对“拼车”的态度非常矛盾,持赞成与反对的难分伯仲。赞成“拼车”的人主要认为,“拼车”是一种对双方互利的行为,而且居民通过“拼车”方式出行能够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和保护环境,是一种当前正在逐渐流行起来的出行方式;而反对“拼车”的人主要是因为“拼车”出行缺乏安全保障,与陌生的“拼车”伙伴或者“拼车”司机容易发生各种利益纠纷。
黑龙江省星河律师事务所陈志芳律师认为,拼车是一种合理但是不合法的新事物,在目前的法律法规下,还很难对拼车的合法性给予界定。她希望车主和乘客双方要谨慎对待。她说近年来也发生过多起“拼车纠纷”,有的是车主好心拼车,却发生交通意外,还要支付给乘客高昂的赔偿,有的是拼到黑车,不得以支付一笔额外的费用。为此,她建议双方最好订立书面协议,注明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比如车主要保证车辆质量完好,保险手续完备,最好能购买较高额度的乘客险。而乘客则要保证,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共同承担一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