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黑龙江省援教队队长赵喜明回忆在剑阁难忘的日子
2010-05-12 09:57:54 来源:生活报  作者:赵志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地震中幸存的两位老人与援教教师合影,前排右二为赵喜明。

  编者按:地震带来的灾难是不可抗拒的,然而,生命的顽强生长却可点燃希望,创造新的未来。同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必将抚平伤痛,用行动撑起爱的天空。在玉树震后、汶川地震两周年之际,谨以此文怀念逝者并对重建家园的人们和投入支援与关爱的人们表达敬意。

  赵喜明,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教师,也是我省援建四川剑阁地区灾后恢复重建第三批援教队队长。就在5月10日,赵喜明接到他剑阁学生传来的喜讯:剑阁职业高级中学8名参赛选手在今年四川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四人获得二等奖,四人获得三等奖。赵喜明兴奋而且感慨地对记者说,在剑阁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在黑龙江人民无私的援助下,现今的剑阁焕然一新。

  震撼:体验生命的伟大

  去年9月13日,我省派出的10名援教老师到了四川剑阁职业高级中学,那是一所坐落在川北贫困山区的国家级职业高中。学生住的也是我省援建的板房,40人一间,饮用水和生活用水需要到山坡下的供水站去搬运。从这些地震幸存下来的孩子们身上,赵喜明和援教老师们体验到了生命的可贵。

  欣慰重建受伤的心灵援建学校进步20年赵喜明接触最多的剑阁人就是学校所在地附近的中坪村村民,这里的村民很勤劳。虽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但是人们的生活热情都很高,都在曾经持续相当长时间的余震中生产自救。赵喜明和他的队员们也亲身经历了几十次余震,但他们经常看到的是村里的农民依然背着背篓,装着自家菜地的菜到集市上去卖。虽然挣的钱不多,但是村民们都这样坚强地生活着。而剑阁高级职业中学的一位老师说,无论在剑阁县城市基础建设,还是医院、学校等硬件建设,在黑龙江人民的援建后要跨步前进好多年,特别是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要进步20年,这是黑龙江人民奉献的成果。他们的心里感激龙江人民,是黑龙江人民无私的奉献,使震后的剑阁焕然一新。

  赵喜明的日记本记得满满的,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距2009年12月31日已经过去两天,可在眼前挥之不去的是东河口山上一处低矮的竹房以及竹房里的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妇。这对夫妇是“5·12”地震的幸存者。想起这两位老人,我才真正感觉到,活着真好!

  其实,在2009年12月31日,援教队教师曾在东河口地震遗址“纪念台”前用鲜花祭奠地震遇难者,之后在向导的带领下走向地震爆发点。途中,他们看到一座山坡上的低矮竹房。向导说,这里住着一家幸存者。于是,他们沿着崎岖的小路来到竹房前,一位老大爷正在狭小的屋前编席子。谈起地震的经过,老人说:“当时我在山里砍柴,只听到一声巨响,顿时感觉山在剧烈摇晃。一分钟后,我定下神再一看,发现自己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熟悉的家园已经面目全非,眼前往日的村庄被碎石替代……”赵喜明事后说,听老人讲述沧海桑田的经历,援教教师们不仅心中充溢着悲痛,更感到了自己的责任。

  欣慰:重建受伤的心灵

  一切都随着援建人员和志愿者来到灾区而重新开始。灾区重建不仅仅是重盖房子,也包括重建一颗颗受伤的心灵。

  地震发生时,还在读初中的田芷铭在家里洗澡,他把响声和摇晃竟然当成了楼下装修。“如果持续时间再多一分钟,我可能就走不出浴室了。”余震带的来恐惧、悲伤、绝望,也考验着田芷铭的内心。在大约一个月无法上课的日子里,他沉醉于上网打游戏。援教老师到来后很快和学生们融合到了一起,在点点滴滴中鼓励他们。田芷铭渐渐地想通了一个道理:“如果震中就在剑阁,自己可能早已成为遇难者。面对宝贵的生命,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对待呢?如果没有他人的无私援助,我们就会无处上课,我还是会感到绝望的。”

  令援教老师欣慰的是,田芷铭从此刻苦学习,而且在学习和生活中替别人着想、帮助别人。今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田芷铭捐出了自己攒下的200多元零花钱,并表示也想做一名志愿者,把自己的心里话讲给那里的同学们听。

  援建学校进步20年赵喜明接触最多的剑阁人就是学校所在地附近的中坪村村民,这里的村民很勤劳。虽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但是人们的生活热情都很高,都在曾经持续相当长时间的余震中生产自救。赵喜明和他的队员们也亲身经历了几十次余震,但他们经常看到的是村里的农民依然背着背篓,装着自家菜地的菜到集市上去卖。虽然挣的钱不多,但是村民们都这样坚强地生活着。而剑阁高级职业中学的一位老师说,无论在剑阁县城市基础建设,还是医院、学校等硬件建设,在黑龙江人民的援建后要跨步前进好多年,特别是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要进步20年,这是黑龙江人民奉献的成果。他们的心里感激龙江人民,是黑龙江人民无私的奉献,使震后的剑阁焕然一新。

  新闻链接

  2008年6月25日,首批由黑龙江省直7部门13人组成的前线指挥部进驻剑阁县,开展援建。我省援建四川省剑阁县灾后重建的146个项目主要包括8个民生项目、109个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类项目、18个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类项目、8个产业援助类项目和3个其他类项目。目前已完工138个项目,完工率超过94%。根据计划,我省所有援建项目将于今年9月底全部完工。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