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5日讯 近日,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2010年,我市饮水安全工程计划总投资7936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工程256处,解决12.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今年新建农村饮水工程256处
一直以来,我市不少地区的农民都因长期饮用浅层地表水而苦恼。今年,随着农村饮水工程的加速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据了解,今年我市饮水安全工程计划总投资7936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工程256处,解决12.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目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预计所有工程年底前完工。
安全饮水让农民更健康
我市境内无江河流过,许多村屯农户饮水大都打小井,抽取浅层地下水饮用。由于浅层地下水中含氟、锰、亚硝盐等有害物质,长期饮用会导致肠道传染病、肝病、氟骨病,对居民健康不利。而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实施,就是为了解决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让他们远离疾病,拥抱健康。
据一些已安装自来水的村民介绍,自从吃上自来水后,他们以前所患的一些疾病明显减少,身体更加健康。大同区祝三乡农民王友就是受益者之一,他说:“现在吃上自来水之后再也不闹病了,用这水做出的大米饭都比以前香。”
未来三年还将建设667处
据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从2005年开始,我市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截至目前已工程累计投资1.47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8375万元,建成459处工程,解决了459个自然屯、24.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项目涉及四县和大同区。
目前,我市还有667处,31.2万人已经被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内,并计划在三年内解决。部分贫困农民享受费用减免
据了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资由中央、省、市、县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近些年来,随着国家以及省、市、县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民需承担的费用越来越少,我市个别县区的农民甚至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就能喝上甘甜的自来水。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对于农村贫困人口,我市各地区均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各种优惠措施。如有的地区对贫困农民应该承担的费用进行了减免,还有部分地区承担了贫困农民的水费。另外,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不少县区在饮水工程中都推行“以折代资”的方法,即农民可以在农民饮水工程中参加劳动,用来抵付自家所应承担的部分费用。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采访中,农民们激动地说:“自来水让我们身体更好了,它就是我们的幸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