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1日讯(记者 朱丹钰)还有一周的时间,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来临,面对高考,考生呈现出或紧张、或放松的不同心理状态。对此,心理咨询专家表示,考生可以把高考紧张情绪当做是自己的“朋友”,让紧张情绪成为自己考试成功的助力。
接纳紧张放松心情
哈师大附中的小魏(化名)平时成绩很不错,可最近一段时间里,每当学校范围内模拟考试,成绩都很多,而全省模拟时就会考试失误。面对成绩的不稳定,小魏很着急,可越是着急越是不能稳定情绪投入到复习当中,现在小魏每天晚上都学习不下去,看到复习资料就觉得头疼,父母在这个关键阶段也不敢说她什么。小魏每天晚上都会看电视看到凌晨,但实际上电视里是什么节目她根本不知道。
对此,著名心理咨询师靳秋平教授表示,小魏的情况是比较典型的考前焦虑症状,是紧张程度较严重的一种,其内在机制是对紧张的紧张。通俗的讲就是用紧张强化紧张。越来越紧张。主要是因为主观意识不准自己有那怕一点点紧张,不接纳紧张。强迫自己去控制紧张,结果就是加强了紧张而不是淡化了紧张。
靳秋平教授说,其实,从过去的有过紧张状态的考生来看,紧张是考生的朋友,它总是及时的提醒我们还有些没有准备充分的地方。把紧张当做自己的备考朋友,接纳它的好意,请求它不用那么强烈的对待我,我知道了它的善意,并正在查漏补缺,最好不要想去克服它。
对于考前焦虑的考生,靳秋平教授建议:
第一步,就是接受自己是可以紧张的。并且,参加高考的考生,还没有一点都不紧张的。
第二步,找找紧张的积极意义。把紧张看做是一种提示自己的方式,把紧张当成一个可以平和相处的朋友。并给这个朋友一个名字,希望它在高考和高考的准备时期,有效地帮助你,而不是反过来控制你,让你做不得任何事。
第三步,当你感到紧张想控制你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它,我谢谢你的提醒,你也累了去休息一会吧,我会按你提醒的方向准备好的,不会让你失望的,朋友。
如果紧张不听话,你就让他任性一会,总之不要烦它,你静静的看着他,接纳它,淡化它,它会自觉无趣,悄然离开你的。
保持淡定心态才会发挥正常
小秋是一名马上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谈起高考,小秋说紧张是有的,但不是压力很大的那种,如果能考上重点的大学固然好,即使考不上心中理想的学府也不是很重要。
对于小秋的情况,靳秋平说,和小秋情况一样的考生是属于情商高的少数学生,我们可以提前祝贺他们,因为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迎考是容易发挥正常的。而且少许的紧张也会促使考生心理和生理状态处在相对活跃的有利状态。
大考前夕家长学校应淡化处理
很多考生在大考前夕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情绪上的波动,那么这时候家长和学校应该怎样去把握自己对考生的态度,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阶段呢?
靳秋平教授表示,大考来临之际,心理上出现波动,是正常的情绪和心理反应,如果我们不去强化这个事,就可以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如果我们当成了会影响高考发挥正常的大事,那么就会适得其反,关注出一些本来不会产生的问题来。所以,只要考生能吃能睡,能学习,家长和老师就不要去考虑这个情绪波动的问题了。淡化这种关注就是最有效的方式。
靳秋平教授说,身体放松是有利于缓解一定的紧张程度的,所以,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会一些简单的深呼吸放松和自我暗示催眠式放松。
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讲,面对高考,不紧张是可能的,但让紧张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是可以达成的。过度紧张基本上是不接纳、不允许自己紧张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者观念造成的,把紧张当敌人,你就多一个敌人,把紧张当朋友,你就多一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