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利益链条导致手机“吃费”消费者期待从源头监管
2010-06-04 09:15:0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陆少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4日讯 哈市教师张某几个月前花499元买了一台天时达手机后发现,这款手机不仅会自动拨号,还会自动发短信!本来没有什么通话量的她,每月手机费竟达150多元。经工商部门鉴定得知,手机的内部被厂家安装了一个定时拨号发射软件。原来,这款手机就是哈市工商部门曝光的“吃费”手机之一。

  张老师的遭遇不是个别现象。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哈市工商部门接到有关手机吃费的投诉连年增长。从5月11日开始,哈市工商部门开展了“吃费”手机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有5万台问题手机下架,退机、退费达13万余元。然而工商部门只能从最末端的销售环节进行查处,其祸害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本报将对此问题持续关注。

  大品牌卷入“吃费门”

  目前,哈市工商部门已将5个批次问题手机列入黑名单,紫光、埃立特、诺利亚、HTC、波导、金鹏、国坤、爱诺特、奥乐、欧正、众一、乐派大显、知己、特莱斯、科诺等榜上有名。哈市工商局消保处责令企业退回所有问题手机,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被列入监管黑名单的手机企业完成软件升级后,经工商部门抽样确认、发布公告后方可上市销售。

  同时,他们连续检查各大手机卖场,并要求其自查问题手机。华滨、凌志、新天天、中邮普泰等卖场的手机经销商经自查发现,目前涉及“吃费”的手机有金鹏、天时达、南方高科、139、波导、山水、埃立特、德赛、大显、特莱斯、TCL、现代、三普、世纪星、海尔、长虹等33个品牌,很多都是国产大品牌。对这部分手机,哈市工商部门表示,全部下架,待手机软件升级、备案后方可进入各大卖场。

  日前,记者跟随工商部门走访检查了华滨、新天天、凌志、中邮普泰、龙运通讯商场、大世界手机市场等卖场,看到工作人员正纷纷为下架的“吃费”手机进行升级,关闭SP通道。但是,有的手机因“吃费”软件做在手机主板里,无法删除,因此“吃费”仍在继续。

  哈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辛栋介绍,近一个月来,吃费手机的投诉每天都有二三十例,中心共接受投诉700余件,投诉量同比增加了5倍。


 

  利益链条导致手机“吃费”

  哈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王绪坤介绍,目前哈市手机市场存在的“吃费”现象包括内置收费菜单,开机或使用中强行扣取费用、非法安装捆绑内容不健康软件、擅自更改增值业务、未设置“二次确认”功能等。

  那么,手机到底是怎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吃掉话费的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一般讲来SP商(移动增值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负责开发和提供适合手机用户使用的服务项目)跟运营商有合作关系,运营商对SP商授权,这样,就开始了利益链条的合作。

  “吃费”的产生过程是:SP商以每部手机30~50元的价格付钱给生产商,让生产商把SP商开发的违法“吃费”程序安装在手机里,生产商还没等销售就“盈利”了,因此可以降低价格倾销手机。

  SP商在手机里设置的软件无需消费者进行确认,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了这些入网的手机后,一经使用,就会自动进行发短信等“吃费”行为。被吃掉的费用由SP商伙同运营商按照事先的协议进行分成。这样的结果是,生产商、SP商、运营商构成的利益链共同“赚钱”,消费者的话费里每月少则5元,多则50元,眨眼之间就消失了。

  据了解,哈市没有手机生产厂家,在哈市销售的所有手机均是外地生产。对此,哈市工商部门要求在哈销售的手机生产厂家到哈,为手机软件进行升级,关闭SP通道。目前,已有16家手机生产厂家到哈为手机进行升级。

  本次整治行动中,哈市工商部门对电信运营商提出了立即停止SP的结算业务,关闭其结算通道的要求。王绪坤告诉记者,工商部门约谈了移动、电信、联通等三大运营商,要求提供与SP商的合同及资金流向情况,但是三大运营商表示,地方运营商没有权力与SP商签署合同,只有上级集团才有资格,他们只能向上级集团反映情况。王绪坤说,目前,哈市工商局已对省、市6家运营商立案并进入调查阶段。

  期待从源头监管

  近日,省内的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在哈市工商局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积极配合工商部门解决消费者退费问题,同时公布了投诉热线:移动10086、联通10010、电信10000。

  哈市工商局消保处工作人员介绍,手机“吃费”现象通过一段时间整治,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吃费终端SP通道尚未完全关闭。如何让消费者能够透明地使用自己的话费,不给违规的增值业务供应商可乘之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记者了解到,按照哈市工商部门要求,从5月25日起,手机经营企业必须在经营场所明显位置张贴或悬挂承诺标识,向消费者公开承诺无问题手机。同时,哈市将出台相关规定,要求所有新上市的手机必须经过工商部门备案;运营商与SP商签订的合同必须上报工商部门审查备案。此外,工商部门将根据消费者的投诉加大抽查的频率和力度,一旦发现经销商卖“吃费”手机,将勒令其立即停业。

  消费者王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商部门也只能从末端的销售环节加强监管。彻底根治“吃费”手机,应该从源头开始把关,在生产、入网、销售、行业管理每个环节上,都应监管到位。

  黑龙江拓行律师事务所高利钦律师说,从《民法》的角度讲,手机吃费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财产权。同时,这种行为还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消费者来说,涉及吃费数额较大的,个人或群体超过5000元可以到公安机关立案,此外,消费者应到消协投诉寻求赔偿。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