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哈工大弄潮争先向一流大学迈进
2010-06-05 08:33:38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作者:刘培香 赵宇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工大喜迎九秩校庆主楼远景。冯健摄

 

  黑龙江新闻网讯 初夏6月,地处祖国北端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迎来了她90岁的生日。从1954年被国家最早确立为首批重点院校之一,到1984年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15所重点院校之一;从1996年第一批进入“211工程”,到1999年首批进入国家“985工程”……哈工大在国家建设的每个历史发展节点上都写下了不凡的篇章。

  几十年间,哈工大的每一项成果都在书写着新中国的传奇:我国第一台会下棋、能说话的计算机,第一块具有自主版权的IC卡芯片,第一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体制雷达,第一台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小卫星……一个又一个“第一”见证着哈工大人用智慧和勤奋为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哈工大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主动承接国家高、精、尖大型科技项目,科研实力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近10年来,哈工大科研经费累计近百亿元,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0余项,省部级等科技奖励500余项。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6个重大专项中,哈工大承担、参与了其中的11项。2004年、2008年,哈工大先后成功研制了“试验卫星一号”和“试验卫星三号”,多项技术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下了国内高校两度研发小卫星、连战连捷的纪录。2006年,哈工大荣获了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全国唯一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根据2009年ESI的统计结果,哈工大材料学科、化学学科、工程学科、物理学科等学科群进入世界前1%的行列,其中材料学科按论文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九位。

  截至目前,已有近20万学子从哈工大走向祖国的各条战线,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他们中既有李长春、叶选平、邹家华、王兆国、宋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李继耐、胡世祥、李元正等共和国的将军;既有科技领域的骨干,也有著名的企业家。今天,在中国IT业、船舶业、建筑业、汽车业等多个行业都有哈工大人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的身影,仅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就有近80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毕业于哈工大。

  历史上就有着国际化办学特色的哈工大,今天正站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目前,哈工大已经与世界各地近15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同时,哈工大还广纳海内外贤才,聘请境外兼职博导、合约外国专家和海外留学人员来校工作。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哈工大也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7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校园中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传递着共同的声音——选择哈工大、热爱哈工大。

  90年的光影岁月飞扬着不灭的激情与梦想,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哈工大又将肩负新的使命与责任,继续与时代脉搏共振、与祖国发展同行,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书写更加辉煌的明天。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