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5日讯 盛夏,人们往往喜欢在树下乘凉。可最近,市民发现在哈尔滨街头树上随处可见“洋辣子”,掉到身上经常会蜇伤皮肤,多处红肿。哈尔滨市园林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洋辣子”突然高发主要是去年冬季雨雪大、今年夏季骤然高温所致。
1“洋辣子”成群
树叶千疮百孔
4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在校园内沿着春秋南路的一侧边走边观察,在237颗大树中,每棵树上肉眼可以看见的“洋辣子”少则20多条,多的有50多条。这些“洋辣子”体表呈黑色,有的三五成群按“一”字排开,还有的三只一组排成“三角形”图案,还有的几十只聚集在一起,规整地向一方行进,带头的掉队后,顺次第二只会顶替上,当另一队要加入时,会接着上一队后面有序地加入。这些“洋辣子”所过之处,树叶千疮百孔。
同样,记者在玉山路上看到,街边树上也有很多“洋辣子”,树叶都被这种小虫子啃出小洞。在树下纳凉的市民王先生说,坐在树下,不时会有“洋辣子”掉下来,掉在身上过一会就有点痒,这些虫子毛茸茸的,成年人看着都有点害怕,更别提小孩了。由于这条街毗邻省图书馆,午休时很多学生在这条街上纳凉休息,不少孩子看到“洋辣子”都吓得远远的。
在南岗区学府路哈医大二院附近的很多杨树、柳树上也有大量“洋辣子”在吃树叶,这些“洋辣子”全身布满花斑纹,而且长满绒毛。
![]() |

2气候异常致食叶害虫倍增
针对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园林绿化办工作人员董茹。董茹介绍说,因为去冬今春哈尔滨气候异常,冬季雨雪大,夏季骤高温,去年11月份到今年的2月份期间,哈市平均气温仅为零下15.5℃,比历年同期气温平均低1.6℃,比去年同期低3℃。持续低温和夏季突然高温等异常气候导致食叶害虫如黄褐天幕毛虫、舞毒蛾幼虫、桃瘤蚜、光肩星天牛幼虫等昆虫数量增多。
哈市园林部门的负责人提醒市民,夏季杨树和柳树容易寄居“洋辣子”,市民在经过时需要多注意。同时,市民也不必过分担心,由于分布在哈市各区的“洋辣子”种群密度比较小,成灾的可能性很小。
针对上述情况,市园林办已经开展专项行动,采取夜间消杀措施,加大对树木抚育养护管理力度,重点加强对树木肥、水等养护管理,适度修剪,增强树势,增加树木抗病虫能力。
3被虫蜇伤可用肥皂水清洗
据哈市动植物防疫站检疫工作人员介绍,市民所见的“洋辣子”学名天幕毛虫。“洋辣子”的危害主要在“辣毛”上,很多时候,“辣毛”掉落在行人身上会产生蜇伤症状。这种虫子一旦落身上,市民最好不要用手直接抓,最好戴手套或用树枝来抓,如果不小心被“洋辣子”蜇伤,可以用胶布粘出毒刺后用酒精、盐水或肥皂水处理伤口,有条件的市民也可以准备一些皮肤病软膏,对处理蜇伤同样有效,如蜇伤严重,应立即去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