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6月6日讯
南岗区七政办事处焊接社区有一位78岁的老年志愿者,作为哈工大的毕业生、原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在退休后的十多年里,他先后五次只身一人骑单车游遍全国,行程15万余公里,个人耗资近20万元,历尽千辛万苦。
回到哈尔滨后,老人将沿途拍摄的许多珍贵照片和记录的大量文字材料整理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巡展。他,就是有着54年党龄的梁登昆老人。
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革命圣地纪念先驱
1992年6月1日,退休后的第二天,梁登昆老人就开始了他的先后5次、累计旅途时间4年零7个月、路程长达15万余公里的单车全国之旅。当时已经60岁的梁登昆决定重点踏寻革命圣地和伟人、英雄的故居,并给自己的行动定名为“永远跟着太阳走”。
虽然已经过去了18年,但是梁登昆老人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出行时的场面。梁登昆退休前所在单位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的领导组织了许多职工骑单车为他送行,大家一直把他送到公路大桥。当时他骑的是一辆经过简单改装的自行车,随车带了几件四季的衣服、一双备用鞋、一部相机和一个三脚架,另外还有一顶小帐篷。对于他的出行决定,老伴起初不同意,孩子们也比较担心,但后来他执意要去,家人只得尊重了他的决定。
一路上,梁登昆风餐露宿,先到达了满洲里,又去了漠河北极村,随后沿边界线到达了东方第一哨乌苏镇,接着沿边境线又进入吉林、辽宁、山东等省份,先后到达了祖国的最北、最东、最南、最西的地段。1993年9月27日,梁登昆老人结束第一次旅程返回到了家中,老伴和孩子们几乎都认不出他了,原来160多斤的体重降到了128斤。家人都很心疼,劝他不要再走了。
但是经过几天休整,当年的10月3日,梁登昆老人又上路了,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单车行程。这次他走访革命圣地、伟人和英雄的故居。此后梁登昆老人又先后数次骑单车出发,历经跋涉,参观了全国300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重走了红军当年行军的长征路,写下了千余篇日记并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照片。
1994年5月9日,梁登昆到达了红军当年抢渡金沙江的皎平渡口,见到了当年为红军摆渡立功的36位船工中唯一健在的、当时已经80多岁的张朝满老人,并与他进行了交流、合影。2003年梁登昆第五次单车旅行时到达了海南,参观了海南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馆,并拜访了当时健在的四位原红色娘子军连的战士,还与她们合了影。这两张珍贵的照片在后来梁登昆回哈后举办的“《永远跟着太阳走》梁登昆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中展出。
途中帮助寒门学子
苦命娃成优秀教师
旅途中,梁登昆竭尽所能帮助当地有困难的人。
1994年4月末的一天,梁登昆一路骑车来到了贵州的茅台镇二中。学校领导得知他是拒绝赞助、自费骑单车走访革命圣地、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后非常敬佩,安排他在学校食堂和同学们一起吃饭。许多同学询问梁登昆沿途的一些见闻,但有一个女孩子一直低头不语,梁登昆询问后得知当时正读初二的女孩叫蔡素,父亲去世很早,她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卖瓜子供她上学,她的学习成绩虽然很好,但是看到母亲为了给她攒学费非常辛苦,想放弃学业去打工赚钱,甚至还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得知这个情况后,梁登昆与蔡素谈心,开导她要努力学习,将来回报妈妈和社会,此后梁登昆每月都给蔡素寄100元生活费。后来蔡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3年后的高考中,她又以高出本科段18分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师范专科学校。
1994年到2000年6年多的时间里,梁登昆始终坚持每月按时给蔡素汇去生活费,每逢年节还多寄些钱让她买件新衣服,并在书信中鼓励蔡素要坚强,努力学习,将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蔡素也在回信中表示,一定不辜负好心人梁伯伯的期望。如今蔡素已经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当地茅台镇中心小学校的一名优秀教师。不久前她还成了家,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宝宝,生活得很幸福。她非常感谢梁登昆在她最困难时给予自己的帮助,每逢年节都给梁登昆打来长途电话。
森林里与野狼搏斗
负轻伤仍坚持行程
在穿越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时,梁登昆还遭遇到了野狼的袭击,搏斗中野狼带伤落荒而逃,他也受了轻伤。
1992年深秋的一天下午,梁登昆正推着自行车在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穿行,准备天黑前抵达乌苏镇。当时天刚下过一场雨,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非常美,梁登昆用相机拍下了这道彩虹。当他准备把相机收起时,忽然发现前面不远处的小路上有一只狼,离自己大约20多米远。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梁登昆对狗、狼等动物都比较熟悉,在进山之前也有所准备。他立刻把来时同志们给他准备的一米多长的铁棍子取下,一手拿着铁棍,一手推着自行车继续向前慢慢地走。大约离野狼有十米左右的时候,狼猛地扑来,他把铁棍一横,这只狼一闪窜到他的身后,并咬住他的右小腿。他用铁棍猛击狼,狼受伤后松口落荒逃走。梁登昆的右腿鲜血直流,他用随身带的消炎止血药做了外敷,简单包扎后继续赶路。当晚梁登昆来到了祖国最东端的乌苏镇,官兵们得知他的来意和与野狼搏斗的经历后,对他非常敬佩,留他住下。
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战士们往家寄一封信,往返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见梁登昆第二天就要走,当晚战士们都给自己的亲人写信,请梁登昆第二天直接去邮局代为邮寄。第二天早晨,梁登昆和战士们在中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一起迎接日出,随后带上了三十多封官兵们的家书又上路了。
永远跟着太阳走
爱国情怀感后人
2003年10月,梁登昆老人结束了他的第5次全国单车之旅回到了哈尔滨。他把多年来走访的数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几十个边防哨所以及重走长征路、拜访44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等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经过认真梳理,写出了大量文字资料,他还从沿途拍摄的数万张图片中精选了两千余张珍贵的照片,精心筹划举办了“《永远跟着太阳走》梁登昆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
梁登昆老人所到之处,各地的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当地一些群众得知他骑单车访遍革命圣地和祖国边境线都非常敬佩,为他盖章或签字留念。如今梁登昆老人仍然保留着厚厚的十几本各地群众和单位为他签名留言的册子。
近年来,梁登昆老人为哈尔滨市的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的师生做公益性报告和展览已达到数百场。1992年6月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安逸生活,毅然踏上“万里访百圣,弘扬中华魂”的单车走全国之路。他的事迹和报告展览受到哈市许多普通市民和广大学生的敬佩,他沿途写下了十余万字的走访日记、拍摄的万余张摄影作品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单骑”过程中,他还为沿途的群众和广大青少年作了题为《爱我中华》、《重走长征路》、《弘扬中华魂》报告和新长征摄影图片展上百次,受到各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也为哈尔滨增了光。
接受记者采访时,梁登昆老人正在南岗区教化社区为居民和小朋友们举办“《永远跟着太阳走》梁登昆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教化社区的党支部书记王爽对记者说:“我们在六一儿童节这天邀请梁老举办展览和讲解,目的是想激发社区居民和孩子们的爱国热情,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好,我们也感谢梁老的义务展览和讲解,让我们和孩子们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