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6月9日讯 走在龙江县广厚乡一村的通村路上,看见最多的是穿梭来往的轿车,在这个750户人口的村庄里,拥有170多辆小轿车,因此也被当地群众称为“轿车”村。
李新华是广厚乡一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他今年种植的170亩水田已经插秧完毕,每天,李新华和女儿开着自家的轿车上地头忙农活。“以前俺家用牛马种地,有点钱了就买手扶拖拉机和四轮车,再往后添置了收割机,现在又买了小轿车。”
![]() |
广厚乡一村村民小王擦拭着新买的小轿车。 |
像李新华一样,广厚乡一村群众依靠种植水稻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但因为村里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砂石路泥泞不堪,“一村路,大酱缸;人遭罪,马遭殃。”成为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通村公路修到了广厚乡一村,一条条水泥路铺到了村民的家门口,村民的生活也彻底改变了。
广厚一村是山东运城的移民村,也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全村拥有3万亩水田,村民还在周边地区承包了3万亩水田。这几年在一村,村民购买大型收割机和小轿车早已不再是新鲜事了,全村目前拥有30马力以上大型收割机200多台套,小轿车170余辆,水稻插秧机500多台,水稻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开着私家车行驶在平坦顺畅的公路上,城市和乡村的距离拉近了,信息、技术和农用物资的交流也更加便捷,全村3700名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增长到了1.5万元,比修路之前翻了一番。
记者采访时,恰逢村民小王开回了新买的小轿车。“现在水稻给补助、免除农业税,购买大型农机具还给补助,是党的好政策使我们农民富裕起来,感谢党的好政策。”
路修通了,农民的眼界和视野开阔了,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条条的农村公路成了开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一村人率先实现了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开着轿车奔向小康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