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今年高考即将结束,一些不法分子又开始试图以帮助录取为名实施诈骗。8日,省招考办公布了易出现的八类高考诈骗骗术,提醒考生及家长不要上当。
骗术一:虚假举办招生咨询会乱收费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等发邀请函,擅自组织部分高校举办所谓招生咨询会、说明会,诈骗门票费、中介费等。
骗术二:冒充高校人员暗示“帮忙”
有些不法分子谎称自己是某高校招生工作人员,或与高校领导和招办人员有关系,暗示可以“帮忙录取”,以疏通关系为由骗取财物。
骗术三:混淆教育形式蒙骗考生
目前,很多高校举办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一些不法分子故意混淆各类教育形式,以自考助学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家长,获取钱财。
骗术四:打着100%就业幌子骗人
个别民办院校、高职学院招生宣传中公然写着“保证100%高薪就业”等字眼,颇能吸引家长和考生的眼球。事实上这些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没有多大帮助,100%就业更是空谈,考生及家长须谨慎选择。
骗术五:谎称有“内部指标”要定金
有的不法分子伪造印信证件和录取通知书,违法设立高校咨询处和咨询电话,谎称掌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后入学”。事实上教育部严禁高校向考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提前收费肯定在骗钱。
骗术六:声称“自主招生”花钱即搞定
有些非法中介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事实上自主招生也有分数线要求,录取结果全部通过“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发布,声称自主招生不看分数花钱即搞定都是骗人的。
骗术七:借招军校“地方委培生”诈骗
从2008年起,军队院校已停止以任何形式招收地方委培生,考生和家长切勿上当。
骗术八:冒名邮寄录取通知书骗学杂费
有些考生得知录取结果后,因需提前订票急于获得录取通知书,有的骗子便借机骗取考生信息,再向考生寄送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取学杂费。考生及家长通过“龙招港”核实确已被录取后,应与高校电话或网上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