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小小少年心有大爱 14岁女生捡垃圾卖钱资助百人
2010-06-09 09:41:13 来源:大庆日报网络版  作者:杨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核心提示:

  面对弱者,有些成年人也许都会选择沉默。但小小年纪的付峥却频频伸出援助之手。她从6岁开始,就用自己攒的零用钱帮助别人,零用钱太少,她就开始捡废品赚钱去帮助别人,8年间,这个朴实的小女孩给有需要的人累计捐款16875元,她以阳光般的笑容诠释了一句古训“勿以善小而不为”。

  她年龄不大,却有着一颗无私的慈善之心。

  她貌不惊人,却做了一件感天动地的大事。

  她,就是14岁的付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坚持捡废品,所得收入加上压岁钱共计16875元持续资助了10名贫困学生、3位孤寡老人、2名患病儿童,加上一次性资助,累计达上百人,在国内外发生地震、雪灾、干旱、矿难、台风、海啸等灾情时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是什么力量促使她做了这些常人难以做到的事?带着疑问,记者走近了付峥。

  耳濡目染少年有大爱

  6月1日中午,通过多彩社区居委会王主任的介绍,记者找到了付峥的家。

  在付峥的房间,记者看到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奖杯、奖牌、荣誉证书。付峥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夏立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新英的合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付峥的奶奶告诉记者,这是付峥在获得“道德楷模”、“十大文明之星”时和两位市领导的留影。

  提到付峥为什么会去帮助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付峥说,是受奶奶的熏陶。

  付峥3岁时,父母离异,因为父亲工作忙,这么多年,她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

  奶奶是个孤儿,小时候日子过得很苦,她知道缺少爱的滋味,所以,看到那些有困难的人,无论是否相识,都去帮一把。付峥一直被奶奶的善良、朴实、勤劳影响着,她从小就见不得别人受苦。

  爷爷、奶奶身体都不好,付峥懂事儿时就帮着奶奶做家务,还坚持每天给爷爷倒尿盆、焐被窝、打洗脚水……

  在付峥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大年初五那天,奶奶带着付峥去舅舅家拜年,吃过午饭后,舅妈拿着一些好吃的说去给邻居送去,付峥也兴冲冲地跟着去了。

  到了邻居家,付峥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邻居家的老爷爷患病没钱医治,疼得用脑袋直撞墙,他年幼的孙女郑文静因没钱不能上学。付峥当时眼泪就流了下来,把刚刚到手的600元压岁钱全部给了老爷爷,并嘱咐老爷爷先看病。

  600元钱,对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小付峥却能倾其全部。付峥说,“自己省一点,别人快乐一点。”此后,每到春节时,付峥都到郑文静家看看,给她带几件衣服及学习用品。

  而帮助郑文静一家仅仅是付峥播撒爱心的开始。


  自立自强捡废品助人

  付峥每次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有困难的人,都特意记下地址,用自己攒下的零用钱买些吃的、用的送过去。

  时间长了,她发现,面对众多需要帮助的人,她攒下的那点零用钱太微不足道了。

  一方面想帮助别人,另一方面又没有能力,付峥很苦恼。

  记者问付峥,为什么不向家里人要钱去帮助别人呢。

  付峥笑了一下,说道,如果向家里人要钱去帮助别人,就失去我做这件事的意义了。

  在上小学一年级时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上,她看到地上有很多矿泉水瓶,就想:这些瓶子不是可以换钱嘛!

  想到这,付峥越发兴奋起来。

  当同学们都坐在座位上吃着小食品,观看着比赛,有说有笑时,付峥却拿着塑料袋开始满操场捡瓶子,运动会结束后,她已经捡了几百个矿泉水瓶,卖了好几十元。

  尝到甜头后,付峥开始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捡塑料瓶,后来看到纸壳子也捡回来。

  次年,学校再开运动会时,她又捡了三四百个矿泉水瓶,装了满满一大袋子,等公交车时,因为她的这个大袋子太占地方,先后几辆车都不愿拉她,害得她当天晚上到家已经6点多了。

  付峥用卖废品的钱第一次帮助的人是和她住在一个小区的刘培玉奶奶。刘奶奶是孤寡老人,身患疾病,家里条件又不好。付峥知道这个情况后,赶紧用卖废品的收入给刘奶奶买了件新衣服和一些营养品。

  这一去就从没有间断过,每个节假日,付峥都要带上水果、营养品看望刘奶奶,给刘奶奶打扫房间、拆洗被褥、陪她聊天。刘奶奶因为患有骨癌左腿截肢,右脚也长了很多大泡,脚面都变成了黑色,付峥不嫌脏给奶奶洗脚、擦身。

  刘奶奶被她感动得直掉眼泪,如今,已经上初三的付峥因为功课忙,同时又寄宿在校,看望刘奶奶的次数少了,刘奶奶经常因为想念付峥掉眼泪。


  遭到误解爱心不变

  付峥做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反而遭到一些人的冷嘲热讽。

  付峥如今就读的左思中学,是她就读的第三所中学。

  “有的同学不理解我,排斥我,我实在没法在以前的学校呆下去了。”说到这,付峥眼睛湿润了。

  “我只是想做点好事,为什么有些人不理解,还挖苦我。”付峥很委屈。

  付峥说,一次运动会上,她在捡矿泉水瓶时,看到高年级的一位大哥哥手里拿着空瓶子。她很有礼貌地问“哥哥,你这个矿泉水瓶子要不要了?”

  付峥满脸期待地等着哥哥的回答。不想哥哥却说,“我这个瓶子和你有什么关系!”说着把瓶子放在脚下,使劲地踩碎了,然后说:你滚!

  付峥含着眼泪继续捡,那天她一共捡了300多个矿泉水瓶,脸都晒黑了,奶奶心疼地说:你别捡了,每年才有一次运动会,你就开开心心玩吧。

  奶奶说,还有一次,付峥在捡矿泉水瓶时,一个同学已经把两个空瓶子给了付峥,一转身,又要了回去,然后随手撇得远远的。

  还有很多时候,付峥走路时看到路人手中的矿泉水所剩无几,就悄悄地跟在后面,在人家要扔时她上前要下来。有的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付峥,有的人不予理踩,把瓶子塞进了垃圾箱。

  奶奶说,每当付峥取得荣誉时,更加重了部分同学对她的排斥、指点。

  说到这儿,记者终于理解了,刚来采访时,付峥的奶奶为什么一再拒绝接受。

  奶奶说,“不是我们摆架子,是有些人实在不理解,觉得我们在作秀。所以,孙女做任何事都不张扬,没有人知道才好呢。”

  奶奶告诉记者,付峥有心肌炎,不能太累,她担心孙女身子,多次要求孙女别再捡废品了,可孙女却一直坚持,但她知道孙女心里的苦。

  因为一些人的不理解、冷嘲热讽,付峥偷偷地哭过很多次。每次她委屈的时候就想到还有10个贫困的孩子需要她帮助,她告诉自己必须咬咬牙挺过去。

  付峥资助的10名学生中有两名和她在一个学校,而这两名学生却不知道帮助他们的人是同学付峥。

  付峥默默无闻地付出着,她说,这么多年多亏了奶奶的支持、鼓励。“我每次出去捐款,都是奶奶陪着。每次遭受打击,都是奶奶宽慰我。”

  付峥小时候,奶奶就对她说:“要做个好人,要有爱心、感恩的心、包容的心,不要有贪心。”这句话也是付峥做人的原则。

  在重重的打击下,付峥说,不管多难她都要一直坚持下去,只为换得那些面临困境的人的笑脸。

  在付峥的相册里,记者看到她和很多小朋友的合影,付峥说,这些都是她帮助的学生,她们年龄相仿,彼此成了好朋友,有几个学生家在农村,寒暑假时付峥就把她们接到家里住几天,几个人睡在一张床上,唧唧喳喳聊到天亮……


  “付峥基金会”博爱人间

  付峥衣着朴素,个性内敛。付峥的奶奶说,就在一年前,付峥还穿着带补丁的袜子、内衣。“不是家里困难不给她买新的,她总把新衣服送给她救助的人。几百元的电子学习机、衣服、文具……都送人了,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付峥就读的左思中学良校长告诉记者,付峥学习非常刻苦,不张扬,在班上人缘特别好,最难能可贵的是她节俭。办学这么多年,在住校生中,他从没见过像付峥一样,一星期只花两三块钱的学生。

  付峥对自己抠,但对她帮助的那些贫困人群却很大方。

  付峥说,她也想过给自己买点什么,但一想到那些面临失学的贫困学生、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她的这种想法立刻被打消,他们更需要帮助,这些钱用在他们身上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翻看付峥的影集时,记者看到,她厚厚的相册中,大多都是她和帮助过的人的合影,仅在爱心小学门前的留影就有不同时期的七八张。

  孙圆悦是爱心小学的学生,付峥的帮扶对象之一。孙圆悦的妈妈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全家只能靠爸爸站大岗来维持生活。为了孙圆悦能安心读书,付峥经常去看望她,给她妈妈送药、给孙圆送学习用品,并安慰她、鼓励她。

  2007年2月26日,刚做完阑尾炎手术的付峥躺在床上还惦记着孙圆悦家里没有电视机,不能看春节联欢晚会。她就跟爷爷、奶奶商量把家里的18寸彩电送给了孙圆悦。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数十万人遇难,付峥当时捐了177元。

  记者问,为什么不凑个整数?付峥说,“177”的是意思是让受灾的国家尽快好起来。

  2005年7月25日,林甸县花园乡发生了地震,付峥以大庆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到灾区采访。她看到灾情比较严重,居民房屋严重倒塌,一片狼藉。她给受害的居民送去衣服,并且与两名受灾严重的家庭卢双和张静成立帮扶对子,帮助卢双和张静读完小学。

  2008年1月29日,付峥看新闻时得知南方很多省、市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她的心又一次纠结起来,她决定为灾区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但是卖废品的钱只剩下218元了,她认为太少了,因此她想等过完春节再捐,因为过年她还能得到亲属给的压岁钱。于是她在正月初七那天给中国红十字会捐款500元。这件事付峥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中国红十字会邮来了感谢信,学校和老师才知道。

  2008年5月13日,付峥在电视上看完汶川地震报道后,哭着数完500元,第二天中午走进市慈善总会,当她撕开塑料袋把钱全部倒出来时,正值班的两位工作人员被震住了。除了一张50元“大票”,其余的全是一元、五角、一角零钞。

  2009年2月,付峥被评为省读书状元,当时获得800元奖金。当年7月份时,台湾发生了莫拉克台风,付峥从这800元中拿出500元捐给台湾受灾群众,看学校寝室没有纸篓,她又花200元买了80个纸篓,剩下的100元给爷爷买了一个生日蛋糕。

  ……

  付峥帮助过的人太多了,记者看到汇往全国各地的汇款单就有十几张,最大数额1500元,最少的也有一二百元。

  奶奶说,还有一些汇款单已经丢了,平时零零碎碎的捐款都无法计算了。

  付峥所在的左思中学的校领导、师生对她的行为非常钦佩,去年学校举行专题报告会,号召全校师生向付峥学习,同时又为付峥命名助学基金,号召每个学生每周节省一元钱,用来捐助贫困学生。

  左思中学属于私立封闭式管理学校,付峥平时住校,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同时又面临着中考,功课紧张,捡废品的次数少了,不过她一有时间还会去看望她帮助过的孤寡老人和同学。付峥说,她会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好事、做善事,好好学习,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付峥不仅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而且还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写的作文《我的班主任》、《我的家乡美丽大庆》、《我的校园》在《作文评点报上》陆续发表,《假如我是市长》在全国迎奥运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小小年龄的付峥一身荣誉,先后被评为省“十佳少年”、大庆市十佳“六讲六好”儿童、大庆市“关心下一代道德楷模”、大庆市“十大文明之星”。

  这些荣誉,对于一个刚上初三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鼓励。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