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棚户区半世的辉煌与负重——牡丹江棚改纪实
2010-06-10 13:34:39 来源:东北网  作者:马宝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0日讯 坐落在晓云街南侧的吉祥花园,是一处有着11栋楼房的住宅小区,红、灰相间的楼体,铁艺路灯、平整笔直的水泥甬道,以及在初春季节,绿意萌动的草坪,都让人感到惬意和舒坦。

  72岁的贺秀云老两口就住在这里,老人家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幅36寸大照片:身着蓝色布衫的贺秀云,微弯着腰站在窄窄的胡同口,两侧杂乱破旧的平房,以及高低错落的电线杆,挡住了更远的视线。老人身后有些昏暗的胡同深处,却显得深邃而悠远,身前的土道上积着片片水洼,她脚上穿着的一双高腰水靴,还沾满了污泥。

  “那天,我血压升到了220。”据贺秀云回忆,照片摄于2007年,听说自己住了近50年的“北方新家属楼”要拆迁,经常有邻居出出进进的照相,一位老邻居看到猫了一冬的她走出胡同,便随手给照了一张。虽然表情痛苦,但贺秀云过后发现,这竟成为最珍贵的照片。

  产业工人的荣耀与付出

  与贺秀云一样,在棚户区住了大半生的市民,大有人在。

  今年59岁的陈宝顺,不仅有着30年的棚户区居住“履历”,而且那装了满满一鞋盒的荣誉证书,还见证着他曾经的辉煌:18岁就被任命为“师傅”,下乡时也是“先进知青”,返城后获得的十几本“标兵”、“能手”证书。作为产业工人,老人的过去很辉煌。

  然而,与这形成巨大落差的是,老人生活的艰辛。31平方米的宿舍,住着一家三代5口人,最大的一个房间也不足10平方米,而小屋里,除了一铺单人土炕,甚至放不下孩子学习的小桌。没有客厅,没有单独的厨房,用一块布帘将大屋一隔为二,算是夫妻二人从父母卧室里隔出的单间。

  所幸,从2007年所住的“建安宿舍”动迁开始,陈宝顺家这样的生活终于画上了终止符,在“建安宿舍”位于东七条路原址上拔地而起的,是3座11层高的电梯楼,作为因棚改而被动迁的住户之一,陈宝顺成为这座现代化小区的新业主。

  在陈宝顺的眼里,自己过去的居住条件,并不是最差的。与他家所在的土楼紧邻的,是木材加工厂、木工机械厂、第二电线厂等几个大工厂的家属区。陈的一个在木材加工厂上班的朋友,结婚时,就靠从厂子周边拣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新房”,后来“条件好了”,又买了180块砖,接高了20厘米。那样的棚子,在后来陆续被同样的棚子所包围,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的才安上土暖气。

  再后来,这片棚户区又被周围新建的楼群所湮没,而它旁边的小道,也渐渐成为车水马龙的“东七条路”。


  与“建安宿舍”一样,那些破败的棚户区,都记录着牡丹江发展史上曾经的辉煌。作为黑龙江省战略前沿城市,过去的几十年间,牡丹江形成了特殊的工业布局。名扬全国的牡丹江纺织厂、橡胶厂、耐火材料厂、木材加工厂,依次排开的第一、二、三、四、五化工厂等企业,都为牡丹江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不过,计划经济时期,在“重生产、轻生活”的观念,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那些产业工人们,在有限的地块上寻找栖身之所,“填满”了无数以“干打垒”、“板夹泥”为代表的平房、偏厦。

  这,就是我们这座边陲城市绝大多数棚户区的形成路径。

 

  躯体羸弱的棚户区

  “能搬走的,都走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三天两头就得跑医院。”在贺秀云的印象中,破败而陈旧的棚户区,正如人的年老的肌体一样,与疾病相伴而生。

  躯体羸弱的棚户区,单单“水”“电”“火”三个字,就将住户折腾得身心俱疲。饱受其苦的王吉河,分别将其比喻为房子“上吐下泄”“害眼”和“发烧”。

  “一下雨,房顶上往下漏,屋外面往里灌”,水患是他年年躲不过的烦恼。有时大水会漫上炕沿,灌满炉膛,那赖以栖身的平房,在风雨中岌岌可危,有几次担心倒塌而吓得他跑出去找地方住。住土楼的张桂芝也怕下雨,因为随着楼前路基升高,一到下雨天就有水从门洞灌进来,在一楼的楼道里,人们不得不垫许多砖块,想进出,必须得走一段“梅花桩”。

  停电,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尚且是一件可以忍受的事情,而曾住在东平安街一片棚户区的刘国鑫,却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他所住的小屋里有窗户,可是窗户外面是煤棚子,屋子就连中午也得开灯。这位33岁的小伙子这样描述曾经的生活:“我就是在电灯底下长大的。”可因线路老化,他家的电灯“害眼”是常有的事。早些年,家里买回一部双卡录音机,他专门从门外电杆上的表箱里接出一根线,“不然,老跳闸。”

  电线老化的另一个后果,是棚户区“发烧”。有一片棚户区,曾经从正月到腊月一共失火6次,平均两个月一场的火灾令居民闻火色变。一位刘姓居民承认,有一次着火,就是电线冒火星导致的,而那电线,又是“俺家孩子自已接的”。

  当然,火灾的成因,也与棚户区生炉子、烧炕,生活中离不开明火不无关系。在狭小的空间里,煤棚、柴垛首尾相接,稍有不慎就使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曾住在机车厂附近的杨树江,一次睡到半夜,外屋火炉边的木柈子将木板钉成的小屋门引着了,接着又通过炕边的饭桌殃及睡梦中的他,“屁股上烧焦一块皮,现在还留个疤。”

  一旦失火,消防车想顺畅地开进棚户区,往往也成为一道难题。


  一个特别机构的诞生

  除了各种安全隐患,棚户区更深层的问题,体现在民生疾苦上。

  由于自来水管网年久锈蚀,跑冒滴漏严重,水网抢修人员几乎常年不间断到棚户区查漏,“为堵漏,光牡纺小桥一带,去年一年挖开了20多次。”市自来水公司修理科一位工人说:“抢修,能不停水吗?”因为道路坑洼狭窄,不仅影响了公交车在棚户区设点,有时连出租车都不愿前往。

  棚廉办干部李正佳曾记得,早在2002年春节前,他以部队首长名义到一棚户区居民家中慰问,发现因房屋裂缝,室内温度与室外相差无几,水桶里的水冻成冰坨,桌子上放着的两棵大白菜也冻成了硬疙瘩。那样的场景,令在场的人们几度落泪。

  随着牡丹江城市发展,棚户区居民的疾苦越来越引起关注。2003年,一个特别的组织诞生了——牡丹江市危房棚户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自此,棚户区改造在牡丹江被提上日程。随即,有关棚户区改造的项目研究、政策拟定、方案实施等有关事项,都紧锣密鼓地展开,棚改一词,也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出现在媒体上,流传在百姓中。

  棚改,在启动之初就受到了最为广泛的关注,以及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支持。家住搪瓷厂家属区的宋志彦等人,自发组织邻居做“不理解棚改政策”居民的工作。

  与此同时,棚户区的认定也悄然展开。不过,最初认定的原则和标准是严格的:居住连片,无配套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条件差,消防隐患多,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经建设局、规划局、国土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认定,然后在市长办公会上审议通过之后,才能划进名义上的棚户区。2003年的调查结果是,我市建成区危房棚户区建筑面积约129万平方米,户数约3万户。

  为了给棚改提供更为详实和权威的数据,认定工作于2004年继续推进,上述数字也进一步增长:市区建成区危房棚户区升达41片。其中,桥北占到80%。

  各种数据陆续收集齐全,来自全市房屋改造方面的专家汇聚在了一起,集体为棚改把脉。于是,多套棚户区改造方案陆续出炉。每套方案的核心目的,无不体现在“改善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尽快改变城市面貌”上。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