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中山路改造后不人性化 人行道没树行人被暴晒
2010-06-19 15:54:3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赵政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9日讯 哈尔滨中山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近日完工通车。改造后的中山路不仅道路宽敞了,景观也更漂亮了,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大道。然而,部分市民反映,改造后的中山路美中不足的是:人行道上没有栽植行道树,行人在炎炎烈日下暴晒。

  18日,记者在中山路上看到,永和街至珠江路段实施了拓宽改造,由原来的8车道变成了10车道,道路宽敞了不少。路两旁是10多米宽的绿化带,看上去非常漂亮。然而,高标准建设的绿化带仿佛和行人没有多大关系,因为绿化带由低到高,靠近人行道一侧是低矮的绿篱,根本起不到遮阳的作用,更为奇怪的是人行道上没有一棵行道树。

  中午时分,哈尔滨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1℃。走在中山路人行道上的行人,要么打伞,要么用纸板遮阳。走累了的市民,只能躲在路灯杆旁,避免被暴晒。

  采访中,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他家和单位都在中山路旁,每天步行一站地上下班。“以前中山路的人行道上有树,树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可以为行人遮阳,免受暴晒之苦。”这位市民说,改造后,虽然视觉上更美观了,但却没有为行人栽树,“路旁栽了很多树,可都离人行道太远,起不到遮阳的作用。”

  见记者拍照,一位市民也表示,道路拓宽改造是好事,但是改造的时候应该人性化,在保证车辆通行的情况下,要为行人考虑一下。

  城市规划专家、哈尔滨规划局原局长张相汉表示,行道树有三个作用,一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二是诱导司机视线、遮蔽眩光,增加行车安全;三是可遮阻烈日辐射,行人得以免受日晒之苦。

  “一般情况下,在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的时候都要栽行道树。”张相汉指出,行道树栽在道路两侧或者分车带内。中山路作为哈尔滨的一条重要的城市道路,因为通行能力受限,拓宽改造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改造后没有把原有的行道树移植到人行道上,起不到阻止阳光照射的作用,侵犯了行人通行的权利。

  根据中山路的实际情况,张相汉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为了增加车辆通行能力,人行道的宽度要缩小,在比较窄的人行道上栽植行道树确实有困难。”张相汉建议,可以把绿化带设置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这样树木不仅可以为行人遮阳,还可以把行人道和车行道形成自然隔离,防止行人横穿马路,提高通行安全。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