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3日讯 6月19日,黑龙江哈尔滨第二电业局职工顶着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终于完成了哈尔滨市政府拟建的棚改安居小区——阳光家园的临时用电工程。为使小区尽早送电,居民早日回迁,哈二局干部职工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昼夜奋战13天,成功为2000户居民顺利送电。
据了解,哈尔滨地铁建设工程2008年开工,预计2012年全面通车,目前工程正处于紧张施工状态。2008年地铁工程开工后,市政府征迁占用了大量居民用地,用地其中包括农民及低收入群众,为解决等待回迁或易地安置的拆迁居民的后顾之忧,市政府紧急筹建了阳光家园小区,并计划阳光家园多层项目将于10月底前竣工入户。由于该小区工程的特殊性,对供电的速度和质量要求都比较严格,哈二局干部职工克服困难,为基建工程创造了良好的用电环境。
勇气成就责任
此次阳光家园小区一次办理11个临时用电工程,而且要求尽快送电。而此时,哈二局负责的哈尔滨老机场路线路迁改工程、计量装置改造工程、新装用电工程也都进入了关键时刻。但为了不耽误百姓的入住时间,哈二局局领导特意召开相关人员会议,迅速调整施工安排,要求全力以赴率先保证阳光家园的用电工程。局领导强调阳光家园小区是经济适用房、回迁安置房,是市政民生工程,哈二局负责的配套电力服务一定要跟上,抢先抓早,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替地方政府分忧,漂亮的把这项工程干好,让政府放心、让客户满意。每一个工程都是一场战役,为了老百姓早日安居,哈二局干部职工放弃所有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再难、再苦、再累也要完成!
汗水书写忠诚
13天的每个晨曦,都有三辆电力工程车在建筑工地上飞驰而过,扬起阵阵尘土。这是哈二局生产职工起早为阳光家园居民小区架设电力线路中的一幕。连续施工的13天,也是哈尔滨气温高的吓人的几天,每天室外温度都超过33摄氏度,地面温度更是高的吓人,热浪夹杂着尘土让人难以呼吸,就是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生产职工们顶着烈日,立杆、架线、做变台……汗水将工作服浸透,又被风吹干,一会又湿透,被阳光晒得黝黑的脸上,被流下的汗水划出了一条条泥道,就在这种工作环境中他们在杆上一站就是7、8个小时。为确保施工安全,工程开始之时,他们就将安全责任和安全工作标准自上而下落实到人,一把手经常到现场进行安全把关。全员配合默契,使得工程安全、优质、高效、顺利完工。
无私铸就品质
算上哈尔滨老机场路迁改工程,一线的生产职工已经连续7个礼拜没休息了。就是这样,他们的脸上始终带着自信和微笑,听不到一声报怨,没人发一句劳骚。他们家中有幼小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有的爱人在外地工作,孩子无人照看;有的职工妻子、有的职工孩子生病了,狠狠心托人照料,可是起早施工、贪黑收工,却不见有人迟到、早退。近50岁的老司机孙立海说:“现在到处修路、基建,道路坑坑洼洼,每天运送物资,跑来跑去十几个小时,颠的人是腰酸背痛,每天回到家,腿、脚都肿了。回家往床上一躺就睡着,那真是最享受的时刻。”
一场战役接一场战役,他们不辞辛劳,稳扎稳打。哈尔滨第二电业局干部职工做到了,他们以超常规的速度,奋战13天出色完成了居民小区供电任务,受到了施工单位的高度赞扬。负责阳光家园建设的赵工感叹地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70多万平方米的楼,没有电可是寸步难行。这一位位钢铁般的汉子没白天带黑夜的施工,真了不起,供电局为民生工程提供了最强大的电力保障。”
“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提升供电服务工程活动开展以来,哈二局干部职工在几项工程中始终以客户利益为重,集中表现出了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展现了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电力职工风采,供电优质服务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