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孩子在林荫大道骑车玩耍,高兴不已。 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
![]() |
龙门农场的职工在林荫大道散步休闲,很是惬意。 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
东北网6月28日讯 题:龙门农场打造绿色生态新城镇 5000棵大树与职工一同进城
记者 岳云雪
龙门农场在撤队并区工作中,不但使5个管理区的近700户职工搬进了场部,而且还将昔日与管理区职工朝夕相处的大树也一同搬进了新城。目前,满眼翠绿的龙门农场已顺利通过“省级优美乡镇”验收。
步入龙门农场,放眼望去满眼绿色。整齐的街道旁苍松翠柏、绿树如茵,使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林都伊春。走进龙门农场新建的文化广场,树龄大约在30年的2000多棵松树巍然屹立。正在公园内锻炼的农场原第一管理区二组职工姜继华告诉记者说:“我们农场搞大树进城活动,这些大树都是从我们管理区搬上来的。现在我们没事的时候到这个广场来溜达。我今年33了,这些树也都快30年了,我们小的时候就是在这些大树的陪伴下长大的,现在我们进城了,这些大树也进城了,我们看到他们非常亲切,打心底里高兴。”
在广场的东侧,由农场退休教师赵明友义务组织的老年保健操活动队每天都在这里活动。因为这里的空气好、环境好,几位活动队里的阿姨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来,在这里做操锻炼,边锻炼边闻花香、树味。这些搬迁到场部来的大树,从旧址搬到新家,费了不少周折。龙门农场林业科科长陈会清说:“为了保证树的成活,我们缩短树根的裸露时间,起树、挖坑同时进行,并准备好水车。因为我们管理区到场部的距离不一样,近的不到20分钟就到了,远的要一个小时,我们动员所有有车职工来拉树,在加快移植速度的同时,也为部分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
谈起农场已经移植成活的这些大树,职工干部义务植树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龙门农场副书记吕洪涛说:“农场当时制定政策把所有管理区的大树全部搬迁到场部。在植树期40多天的时间里,这些干部白天栽树,晚上利用休息时间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每到夜晚办公室里还是灯火通明。”
经过农场职工干部的共同努力,龙门农场的场区绿化覆盖率目前已经达到43%以上,今年搬进场部的5000多棵大树全部成活。如今,搬进新城的大树不但使农场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同时也见证着龙门农场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农场建设科科长黄彦召告诉记者说:“龙门农场2008年整体搬迁一个居民组,2009年整体搬迁4个居民组,今年搬迁5个居民组,3年将全部搬迁到场部。近两年建筑的面积10万平方米,是建场50年建筑面积的总和。通过努力建设,使搬迁上来的职工真正感受到了农场小城镇建设的优美环境,现在的龙门农场已经实现了‘城在林中,人在园中’这样美好的生活环境。”
今年龙门农场又投入近400万元,向着“国家级优美乡镇”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