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葫芦盖已经被淤泥堵死。 |
现象:小雨也积水
“为什么一下雨就积水?大雨积,小雨也积,这是怎么回事?”哈市市民刘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家住在道里区森林街附近,每次下雨,无论大小,小区和街道必定积水。
28日上午,记者在雨中走访了道里区的一些路段和小区,在石头道街与田地街间的兆麟街,路面积水最深达三四厘米;在尚志大街,车行道辅道上有积水,车辆经过总会溅起水花,石头道街、买卖街、公园街、朝阳胡同等路段上也都有积水。
在公园街9号小区院内,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小区内有马葫芦井六七个,但院内还有很多积水,最深处积水已达五六厘米。小区院居民赵女士说:“一下雨,小区内就积水,这次雨还算小,前不久的那场大雨后,雨水两三天才排干净。”
调查:排水孔少又小
在公园街9号小区院内,记者发现一个马葫芦盖的排水孔被树叶、淤泥等堵得严严实实。
在公园街人行道上的一处排水井处,记者注意到约1平方米的马葫芦盖上只有两个小排水孔,而且其中一个孔已被堵死;在尚志大街人行道上,一个马葫芦盖只有一个排水孔;在买卖街靠近透笼街附近,一个马葫芦盖上虽然有约20个小孔,但孔非常小,许多孔已经被堵死。
记者走访了尚志大街、买卖街、田地街、森林街、兆麟街、尚志大街等路段,发现马葫芦盖上的排水孔普遍不多,一般只有两个排水小孔,另外还有很多小孔存在堵塞的问题。
建议:多配井箅子
随后,记者从几处正在修建道路的指挥部获悉,哈市马葫芦的选定首先看中的是承载力,看它是否结实,而并没有把排水功能作为首要考虑内容。而且,如果马葫芦盖上排水孔太多,或者排水孔过大,其承载力势必会降低,这也会导致其安全系数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专门研发、生产马葫芦盖的一家企业总经理李军告诉记者,在南方如南京等地,排水主要依靠的是井箅子,而非马葫芦。“虽然哈市的马路上也有井箅子,但数量少,而且与马葫芦之间缺乏配合。”李军说,在南京等地,一般一个马葫芦周边要配套设置4个井箅子。井箅子大多在辅道或人行道上,承载力相对不高,但排水能力更强。
李军建议,哈市可以向南方城市学习,在马葫芦周边设置井箅子,增强排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