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9日讯(衣晓峰 董宇翔 记者 杜筱)到今年初,肇东市参合农民467729人,参合率达99.91%。同时,全市新农合最低筹资标准已提升至人均150元,报销封顶额度达到5万元,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近日,黑龙江省卫生厅在肇东市召开全省农村医改工作现场推进会,要求大力推广肇东市“三网四化”的管理经验,加快推进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05年,黑龙江省卫生厅为构建牢固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村级卫生规范化、乡村管理一体化、县乡医疗集团化、区域卫生和谐化”的三网四化管理办法,当年开始在甘南县试点,2006年试点地区扩大到22个县,之后在全省推广开来,逐步形成了符合实际、比较完善、富有龙江特色的农村卫生管理模式,实现了“农民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策得民心”的多赢目标,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此次农村医改中,肇东市在“三网四化”上下足了功夫,创出了优势。该市在加强全市大型医院建设上,不忘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政策倾斜,累计争取到国家项目资金和省专项资金1450万元,并由市政府匹配资金1500万元,高标准新建了16家乡镇卫生院;同时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了78家村卫生所,全面“编织”了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构建了村级卫生规范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全市整合市乡医疗资源,发展互动,以城带乡,组建了以人民医院和第一医院为龙头的两大医疗集团,集团向所属卫生院派驻专家,规定副高职以上医生每年须有15个以上工作日在乡镇卫生院巡回服务。与此同时,两大集团还开展了双向转诊,三年来共转诊患者3200人,急诊抢救成功率达到96%以上。
此外,肇东市还把农村医改工作纳入政府重点任务目标,先后投入资金达1.6亿元,确保了卫生服务水平的逐步提升。到今年初,全市参合农民467729人,参合率达99.91%,村屯覆盖率达100%。同时,全市新农合最低筹资标准已提升至人均150元,报销封顶额度达到5万元,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住院报销比例也已达到了60%。全市门诊统筹亦实行了零起付线,个人封顶线50元,可为家庭共同使用。
在全省农村医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黑龙江省卫生厅明确要求全省各市县向“肇东模式”看齐,年底前,各地市的县乡医疗集团化要达到60%以上,乡村管理一体化要达到100%,村级卫生规范化要达到80%以上,区域卫生和谐化要全面推开,切实促进“基本医疗保障到位、基本药物制度到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到位、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到位、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到位”,全面打好农村医改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