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日讯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道外区,南起南勋街—丰润街,北至升平街—地灵街—浴海街,西起景阳街,东至十道街,总占地50.95公顷。保护区分为三级,即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谐调区。
今年启动的中华巴洛克街区保护更新二期工程范围划定为道外区景阳街—靖宇街—南四道街—南勋街合围区域,占地面积9.73万平方米,需腾迁、拆迁建筑面积16.8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8.37亿元。
记者6月30日从哈尔滨市有关部门了解到,道外区中华巴洛克保护街区二期工程拆迁工作基本结束,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工作人员正在对现场进行清理,并对保留下来的建筑进行基础鉴定、地质勘察和测绘,为即将全面展开的修复工作做准备。
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二期更新改造区域内拆迁工作基本结束,正在对现场的建筑垃圾进行清除。施工单位正在积极配合设计部门进行基础鉴定和地质勘察,测绘人员已进入现场开展工作,主要是对南三道街和南四道街改造范围内保留下来的32栋楼房进行详细测绘,记录房屋平面格局和门窗位置,为接下来的修复工作提供详细的资料。同时,对楼体及各种装饰性纹饰进行测绘和拍照。预计全部测绘工作将在几天后完成。截至目前,保护街区保护性改造的初步方案已经确定,相关专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确定最终施工方案。
记者在现场看到,保留下来的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楼面都有精美的雕刻,楼顶的女儿墙或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实体墙,或是整齐排列的立柱长廊,或是通心雕刻的联体,或是一个或十几个分布均匀的造型。所有的窗檐、门檐上都有雕刻,窗户造型有长方形、椭圆形、长条形等,有的在两窗之间有壁柱,格外庄重典雅。
据哈尔滨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作为今年哈尔滨市“中兴”战略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中华巴洛克二期工程将严格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优选规划设计方案,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做到区域建设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路网格局完善,绿化美化,功能完备,整体谐调、切实提高区域品质。哈尔滨市将聘请国内、省内专家学者对保护建筑的保护与维护给予指导,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满足近期工程要求,确保低成本、高质量完成保护更新工程建设,力争今年年底前主体竣工。
腾迁拆迁工程、巴洛克建筑群修缮改造及新建工程、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景观广场和停车场建设工程、供排水、供电、供热、燃气、通信等配套工程、保护性开发建设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