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正在清洁车体。黑龙江日报记者 闫雪峰摄
东北网7月2日讯 “行车间距过长、车容车貌差、乘客投诉率高都将作为公交线路考核的标准,如果不达标,线路负责人将直接下岗。”哈尔滨市电车总公司负责人说。1日起,哈尔滨市公共汽车总公司和电车总公司两大国有公交企业正式施行车队集体承包制。据悉,此次改制,交通部门将把线路运营服务指标作为衡量线路经营的主要内容,以此提升哈市公交服务质量。
据悉,目前,哈市公交行业总体分为国有和民营两大块,在线路分配和车辆配置上各占半壁江山,其中国有公交分为电车总公司和汽车总公司。此次在国有公交企业内部推行车队集体承包经营,是为了明确车队管理团队的责权利关系,调动其积极性,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交通事故,提高服务水平,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
“以往线路经营过程中,单纯的只考虑利润,相应的考核标准也是流于形式,而新体制将侧重于社会效益,回归公交行业的公益性,将服务标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哈尔滨市电车总公司一位负责人说,在此次改制中,电车公司将服务指标、安全指标、经济指标、技术指标、基础管理五个方面作为衡量车队经营好坏的标准,并对责任分工进行细化,车队队长通过竞聘上岗,同时为了奖优罚劣,失职问责等政策的实施,避免包盈不包亏,公司对经营者集体承包时实行经营风险保证金制,作为惩处经济责任的基金。凡有服务差、营私舞弊、谎报业绩的,公司在予以经济处罚的同时将免去所在车队职务,或直接开除公职。
为推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国有公交企业改革,发挥国有公交企业的主导作用,哈市交通部门按照“行业公益性、运作市场化”原则,在国有公交企业内部实行以车队集体承包为主导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提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化解企业历史债务包袱的同时,增强企业自身活力,实现轻装上阵。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车队集体承包经营即企业确定经营管理指标、明晰责权利关系,把公交线路经营管理权有偿委托给车队管理团队,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包经营必须坚持公交服务标准,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必须坚持分配关系合理,必须保障员工利益。车队集体承包经营后,两户国有公交企业依然是经营管理主体,承担社会服务、企业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主体责任,决不能“以包代管”,承包期限暂定为一年。在此基础上,交通部门将组建国有主导、以公交企业资产为纽带、实行资产管理和经营服务一体化的公交客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适度引入战略合作者,以促进哈市公交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