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9日讯 “现在想买一辆20多万元的汽车,就得多花好几万元才能提到现货,这对消费者太不公平了!”近日,许多市民反映,许多品牌热销车出现“供不应求”场面,消费者要想提到现车,得多加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不等的“提车费”。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走访了哈市各大汽车代理销售公司,发现多家公司公开收取这笔费用,且加价金额不菲,有的甚至多加出了一辆“捷达车”。
“提车费”最高收取7万
7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道里区城乡路的龙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名陈姓销售顾问说,该公司目前销售的一汽大众高尔夫6代最抢手,货源很紧,想要提现车就得在原价格基础上加收1.2万元。记者提出质疑,他又称高尔夫这款车加钱还算少的,新推出的“跑轿”CC价格都没确定,但要提现车至少要加价2万元。
随后,记者来到黑龙江龙奥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一名王姓销售顾问称,该公司销售的奥迪Q5目前只有一辆现车,订购这款车都得排单,马上提车在原价格基础额外要加7万元,11月份提车也得加4万元。一位正在选车的先生讲,买一辆奥迪Q5加收的钱够买一辆“捷达车”了。
在道外区先锋路哈尔滨市广申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记者同样询问最近热销的奥迪Q5价格,李姓销售顾问讲,目前该公司没有这款现车,即使能保证在9月份有现车,也要在原价基础上加收4万元。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哈尔滨中汽汽贸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据孙姓销售顾问说,2010新款捷达“伙伴”的厂家指导价为75800元,提现车价是78800元,新款捷达“前卫”的指导价是88800元,如果提现车,价格则是89800元。
变相加价花样多
据了解,与一些赤裸裸的加收“提车费”相比,一些汽车销售商的变相加价方式更是花样百出,诸如买车加装饰、加导航、买商业全险等。
在“龙海”采访时,销售顾问悄悄地对记者讲,高尔夫6代加价的1.2万元中,有5000元的安装车载导航系统费用,如果马上付款,这笔费用还可以商量;“龙奥达”销售顾问在推销时坦言,加收的7万元中包含赠送价值1万元的踏板和头枕DVD;而“广申”在推销奥迪Q5时,称提车时必须在该4S店购买两万元左右的商业保险,因为他们公司对商业险业绩年终有考评;“中汽汽贸”销售顾问更是直截了当地讲,她们经销的热门车大众高尔夫6代和捷达伙伴、捷达前卫,提现车时都在原价上多加了费用,这些费用就是配饰的费用。比如,高尔夫6代,多加1万元真皮坐椅。为何要加收配饰费,销售顾问解释称,这些车从厂家运来到货后,就被公司进行了“包装”,所以要想提现车,就得提这些已经被“包装”过的车,不想花这笔钱,就得排定单,什么时候能排上,谁也说不准。
加价为“逃税”?
记者暗访中发现,哈尔滨的经销商在对热销车进行加价销售时,超出厂家指导价的部分“提车费”,并不走购车发票。“龙奥达”销售顾问明确告诉记者,加收的7万元与购车发票无关,他们只收取现金,不给开具任何票据;“龙海”和“中汽汽贸”销售顾问都表示,加收的部分款额,不能体现在购车发票之中,可开汽车装饰票子。
哈市热销车为何会陷入“加价门”?据业内人士分析,造成汽车加价现象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个别厂家新款车生产能力有限,尤其是一些合资品牌汽车,零配件都需进口供应,导致生产量受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加价提车确实可以“调节”供需的矛盾,表面上看符合市场规律;另一方面,就是一些汽车厂家或销售商故意控制车辆投放市场的节奏,库存有车,故意营造出紧俏或热销的假象,拖延交车期限,再利用消费者急于提车心理,趁机收取高额加价或者增加配饰、购买保险等手段变相加价,从而逃避税收获取巨额利润。
随意加价售车涉嫌违法
省消协投诉部负责人认为,汽车经销商针对部分紧俏车型,利用消费者急于提车的心理加价销售或强制搭售等行为,涉嫌违反《消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多部法律法规。
根据《价格法》规定,禁止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的费用,发现后对经营者应处以责令整改,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罚款;经销商不为所谓“提车费”开具发票,或不开到车款发票里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增值税和车购税两种税款的流失;根据《消法》规定,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享有选择权,加价售车的实质是,在同等价位车型只有一个的情况下,消费者必须加价购买,不加价就提不了车,这就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同时,经销商以购买装饰、保险等形式加价销售,该行为属于强制搭售行为。根据《消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的公平交易的权利。经销商的这种额外收费行为剥夺了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也已明确禁止,应由相关职能部门予以查处。另外,如果在一个区域内各经销商在背后达成一致,形成价格联盟,统一加价销售,经销商则涉嫌价格垄断、操纵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