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调查发现,哈市咪表在经历了大批量设置、部分闲置、路改被拆除等几个阶段后,已从原来的1300余个缩减为45个,所拥有的泊位也减至360个(1个咪表可计费数个车位)。
现状 管理严重缺位车主抱怨不少
针对哈市商业繁华区,特别是中央大街、曼哈顿商厦附近等“寸土寸金”街路“停车难”、“停车乱”问题,2001年4月,作为现代化城市文明重要标志的咪表泊车正式在哈投入使用。如今9年过去了,咪表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咪表泊车在后续管理上存在诸多不足。
收费有点贵 退卡实在难
6月28日11时许,记者来到道里区地段街与透笼街交口处的咪表停车场。3名身着制服的管理员正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管理。其中一名管理员说,透笼街与买卖街交口至地段街上的20余个停车泊位附近共设立了5个咪表。这里的咪表停车场使用率很高,一到中午都能停满车。
一名刚刷完卡的车主说:“车停在咪表停车场,每小时收费8元,这对我们这个城市来说有点高。”这名车主说,2008年他买卡时,在这里刷卡停车每小时4元,等2009年换卡后,再刷卡消费就变成了每小时8元。“换卡时我卡里还有六七十元,想退卡,里面的钱退不出来。没办法,我只能买张新卡并将旧卡卡内余额转至新卡。想不用都不行,这不是强制消费吗?”
消费无票据 车主损失大
记者发现,地段街上一个标号为“132”的咪表上记录的6台车辆停车费显示数据分别为128元至304元不等。车牌号为黑A06XXX的停车时间为“09:12”,其停车计费一栏显示为“264.00元”。正在记者记录表数时,管理员走过来用咪表卡刷了一下。记者注意到新刷的卡上显示时间为11:48,计费显示为4元。
“这些车的计费为什么这么高?他们的车一直停在这吗?”记者向附近一名管理员问道。“这些表显示的不是计费,是卡内的余额吧?”管理员说。“那不对吧,这最后一个新刷的卡显示的是4元,难道这卡里余额就是4元?”见记者如此询问,该管理员说,“那就不知道了,我也是新来的。”
对于因漏刷卡导致卡内金额流失一事,一些车主认为,停车场管理员有义务告知。另一名车主则表示,咪表泊车应提供结算票据,这样既方便管理,又能让车主避免漏刷。
建完无人管理 部分咪表形同虚设
记者在道里区安升街88号至144号门前看到,约百米长的路段上矗立着4个电子咪表壳。这些咪表壳上落满了灰尘,咪表前的停车位上停放了十几辆车。附近居民说,2006年以前这里的咪表有30个,如今仅剩下这4个,还是后来更换的,但不知为什么只安了个壳就搁置了。咪表安装之初,很多司机怕不刷卡把车停在咪表前被罚款,就把车停放在对面车道上。一年后,司机们见咪表停车场没有人管理,就慢慢把车又停进停车场中。
记者调查发现,中和街72号和88号门前设立的两台立式咪表均已不好使。6月29日上午,记者在南岗区教化街上看到,沿街2个台式咪表管理的10余个车位上已停满了车,但正在运行的咪表上却显示着“无停车记录”。随后,记者询问得知,这里平时没有人管理,车辆可随意停放。
无卡也能停车管理秩序混乱
咪表停车场管理员每天下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7:30分,周末则延迟到18时许。那么下班后,这些停车泊位又如何管理呢?对此,曼哈顿附近咪表泊车管理员说,“下了班,这里就随便停了。”
6月28日20时许,记者在颐园街上看到,街口设立的一个咪表泊车管理告示牌上写着停车时间为6:00至22:00。虽然12个台式咪表仍在正常运行,但很多停靠车辆都未刷卡。一位停在泊车位上的车主说,反正没人管,刷不刷卡无所谓。两名刚在停车泊位刷完卡的女车主认为,既然悬挂了咪表停车收费告示牌,就应派人管理,不然任何人都能进场停车,对于她们这些有咪表卡的车主来说很不公平。
说法 优先泊车公司:路改造成咪表锐减车主素质差致管理难
负责安装、管理哈市电子咪表停车场的哈尔滨优先泊车管理有限公司咪表泊车指挥中心负责人表示,咪表从2001年正式投入使用后已陆续更新了四代。咪表开通后,其收费标准为:一级路段每小时8元,二级路段每小时6元,三级路段每小时4元。“咪表泊车收费标准是经过考察多个城市,并根据哈市车主普遍的经济情况制定的。这一标准已经物价部门审批。”
对于咪表管理问题,该负责人说,管理员采取分班制,一般是上下午两批人轮流管理。管理员下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7时30分,周末延迟到18时许。“管理员下班后,车主在咪表停车场停车主要靠自觉。由于车主素质不同,确实存在车辆在咪表停车场违规停车,逃避停车费用等现象。”
针对记者看到的咪表上计费显示数额多达二三百元的现象,该负责人解释说,立式咪表需刷两次,即进场刷卡计费开始,离开停车场再刷一次,计费结束。“但咪表计费只限当天,也就是说从当天的8时开始至22时截止。管理员在下班前会用手中特殊磁卡对停车场内的车辆计费情况进行‘小结’。因此不会出现车主离开后因漏刷导致百元以上损失的情况。”
该负责人表示,由于近几年哈市道路施工改造及交通管制限行,咪表从投入时的千余个缩减为目前的45个,拥有泊位360个,但咪表总体经营状况始终是盈利的。“咪表泊车发展前景很广阔,目前哈市相关部门正准备对咪表投放进行招标,如果中标,我们还将继续扩大咪表泊车管理范围。”
专家:咪表虽好但需配套推进
建设电子泊车计时收费系统,在发达国家已实施多年,它是管理城市泊车的有效手段。早在2001年哈市投入使用咪表前,深圳、广州、昆明等城市已进行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取得明显效果。2001年5月末,哈市已在繁华路段安装咪表1339块,建设泊位1800个。咪表开通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周边泊车费用,一部分车辆分流到地下及周边停车场泊车,缓解了繁华路段的停车压力。但从其投入运营的时候起,部分车主便认为咪表停车收费过高,陆续又有车主反映咪表卡存在“吃费”、收费不透明等问题。截至2006年,加上中央大街进行辅道改造拆除了200多块咪表,咪表闲置率已达50%。
从咪表“上岗”之初的千余块缩减至2010年的45块,咪表在哈市城区内似乎已走入了一个是去是留的“十字路口”。对于目前哈市咪表缩减的状况及市民反映的咪表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哈市相关交通管理专家认为,咪表泊车本身并非是为多收费,而是鼓励停车人快停快走,让更多的人能够停车办事,从而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在国内外发达城市广为使用,是当今国际通行的最先进的停车管理方式之一。
在已施行咪表泊车的城市里,推行的主导是政府部门,待形成完善的系统后再交由企业管理。这就表明咪表泊车不是以收费为目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价格杠杆,进一步加强城区道路停车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道路停车泊位,优化静态交通结构,缓解繁华路段日趋突出的“停车乱”、“停车难”问题。但目前,哈市从咪表的架设到管理、收费,完全成了企业行为。没有相关系统性法律条文,也没有系统性的配套措施,所以咪表管理企业的处境就比较尴尬。因此,健全咪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组织机构,设立咪表管理监督单位,处罚和经营管理并行,才能使城市咪表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达到事半功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