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第二十八中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齐齐哈尔市第二十八中学采取多项措施,紧紧围绕推进教育教学科学发展,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推动活动开展。
一是通过教学管理,强化组织机构。随着学校发展规模的扩大,党员人数的增多,学校党总支调整了组织机构、创新了工作方法,改变原来按学科分设支部的做法,将支部设在年级组,使党支部的工作与年级组的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各年级支部通过民主选举,由学年主任担任书记,党员骨干教师担任支部委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班主任基本上由党员教师担任,同时把党员教师分散到各个班次,从而使党支部成为各年级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保证了党组织能够有效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决策活动中,以党组织的独特视角发挥作用。建立了党组织和年级组的“联席会议制”,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了党组织工作的有效性,形成党组织牵头、教育教学工作齐抓共管的机制。
二是发挥组织优势,推动素质提升。党组织在学校组织规划、教育骨干培训、干部评价选拔等方面,已经成为重要推进力量。同时,党组织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骨干教师发展成党员”在学校已经成为共识。党组织还通过完善目标管理体系,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奋勇争先。学校党总支始终坚持年初有规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评比,形成创争氛围,一批优秀的标杆党员脱颖而出。通过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号召全体党员“做改革的先锋、做时代的精英”,以“教师递进发展工程”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要求党员要在自己的本学科业务上追求自己的专业发展。大力实施“三名”(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经个人申请、资格审查、民主测评,领导小组考核研究,确定优秀共产党员徐凌云、杨玉华为全校首席教师,为全校教师创先争优起到了激励作用。注重把思想素质好、学识水平高、有才干、有能力的教师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给他们提供各种条件,为他们的发展和成长搭建了平台,如派出教学骨干、共产党员张永军到北京参观学习,党员教师杨玉华到澳大利亚学习考察,党员吕辉、于枫、梁继梅、高淑贤等到省里学习,鼓励他们参加国家、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骨干教师、入党积极分子高春涛、张小光、刘丽、高秀玲等在日常教学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通过选苗子、铺底子、给位子、压担子,结对子的方法,让青年教师1至3年胜任初中的教育教学工作,把他们中的优秀者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形成了比学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三是狠抓师德师风,凝聚组织力量。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不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在学校内部向党员提出了“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的要求,鼓励党员成为群众的表率。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和全体党员学习和讨论,共同树立利益共同、命运共同、事业共同的先进理念,推动了学校文化的体系建设,形成了“学校关爱教师,教师关爱学生”的和谐局面。学校依法办校,教师中乱收费、乱办班补课、乱订学习资料等违反师德师风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以教谋私、执教不端行为已经没有了市场,教师中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勇创一流的拼搏精神,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进一步得到弘扬。深入实施“双解困”活动。全体党员带头捐款,每个教师都与多个帮扶对象结成对子,定期到学生家中进行探望,送去学校和党组织的关爱,献出了党员的爱心。学校党总支每年通过爱心助学基金为70多名同学提供助学资金7000多元。
四是搭建组织平台,创新活动载体。党组织狠抓活动载体的开辟与建设,从而促进了创先争优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对党员活动室提出了“五有六上墙”的标准。“五有”即有宽敞的房间、整洁的桌凳、醒目的标识、标准的电化教学设备、齐备的档案资料;“六上墙”即“入党誓词”、“党员义务与权利”、“基层党组织职责”、“党组织结构”、“党员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悬挂上墙。组建党建研究小组。支部订阅《党建研究》,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支委为副组长的研究小组。一方面协助支部深入调查研究,组织活动,使学校党建工作充满了生机。另一方面着力开展党建理论课题研究,抓住学校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确定课题进行研究。丰富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党员承诺制和教育系统开展的关于开展教学质量大讨论活动开展了以“三个走在前面”即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学校和为学生服务三个方面走在前面为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当行业排头兵和岗位排头兵。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党员真正做到了“平时工作看得见,关键事情显得现”,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