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东宁黑木耳生产专业村引入企业经营新模式
2010-07-15 17:34:11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4日讯(记者 李博)这里的村民以生产经营黑木耳为主,仅黑木耳一项,人均收入就在1万多元,柞木村最大的特点是经济基础雄厚,人均收入多,这是东宁县县委书记孙永先对柞木村的评价,近日,东北网大型专题活动“示范村建设书记网上谈”专访东宁县县委书记孙永先。

  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首先最重要的是生产的发展,孙书记在谈话中表示,如果生产建设搞不好,人民不富裕,无从谈起乡风文明、卫生整洁,黑木耳的生产经营作为柞木村的主导产业,从栽培,加工,到销售,产业发展已比较完善,人均收入1万元,壮大立村产业,引入企业、打造品牌、创新机制这是柞木村根据自身特点在生产发展上的推进思路。为壮大黑木耳主导产业,东宁从周边县市引进一家公司参股30万,省投资金100万作为村集体股份,带动其他农民入股20多万,创办全县第一个年产500万袋的股份制菌包厂,在股份制经营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孙书记表示,收益最大的是当地的村民,3年内东宁的人均收入将达到2万元。目前,东宁县拥有全国黑木耳产量的1/5,黑龙江黑木耳产量的2/3。

  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从小农经济中走出来,搞集约化生产,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完成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孙书记表示,柞木村农民生产方式转变带动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如今农村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农民向中心村和小城镇聚居,居住条件也发生很大变化,住上了楼房。孙书记认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小城镇建设要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注意避免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