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9日讯(记者 印蕾)记者今天从五常市政府了解到,五常市政府近期将制定出台五常大米品牌保护、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并成立大米监测管理办公室,对五常大米实行常年监管。
陕西西安市大规模制售假冒五常大米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给五常大米产业和市场销售带来不小冲击。五常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对全市稻米生产加工企业展开清查行动并实行产地登记制度。有关部门立即对全市的稻米企业开展全面检查。质监部门对五常境内的原料、生产加工及通过五常进入市场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截至目前尚未发现有制假、售假行为。被曝光的6家企业已经被查封,样品正在送检过程中。工商部门已经对6家涉嫌企业的3个直销店限期责令整改,封存了4332个不同包装袋,并勒令商品封存,机器停产。经检查迄今没有发现市场上有假冒伪劣五常大米。一经查实企业有类似问题,将按照有关法律依法取缔或打击,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此外,着眼于保护五常大米品牌,五常市还将加强水稻良种培育,确保原产地产出优质精品米;引进龙头企业,进一步规范整合稻米生产加工企业,打造统一品牌;加强生产流通领域监管,严把原料关、生产流通关和出口关,除保证产出优质五常大米,工商、质检部门还要入厂监测,确保生产环节不出现问题。同时确定五常大米原产地标识、标准、准入条件,五常境内销售出去的大米全部要通过稻米检测中心检测,确保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米,保护稻农的切身利益。
五常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常大米,头顶“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三项桂冠,内在品质和品牌美誉度不容置疑。现在五常大米的种植面积在180万亩左右,其中稻花香品种有120万亩。年产量约100万吨。目前主要在国内销售,少量通过中粮集团出口韩国。全市稻米加工企业约有200多家,经工商年检的规模以上企业有166家,个体工商户44家,其中有12家没有参加年检。五常市目前有农村人口80万人,其中60万人在从事水稻种植,水稻是当地农民增收、政府增税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