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黑车”之六宗“最”:“套牌车”背景最深
2010-07-19 15:49:5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健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9日讯 近日,哈市交通部门开展了为期百天的“黑车”综合治理,查获的“黑车”形形色色。“最牛的是‘套牌’的、赚钱最多的是‘跑长途’的、最为人所不耻的是健全人开‘残疾车’的、最具人性的是‘QQ’族、最狠的是‘跑线’的、最没特点的是‘貌似出租车’。”哈市从事出租行业多年的老司机程师傅总结了哈市“黑车”市场六宗“最”。

  “套牌车”背景最深

  哈市“套牌车”多来自报废车,成本不过一两万元,棚灯、计价器和车手续一应俱全,普通人是分辨不出来的。程师傅说,更关键的是,“套牌车”有“后台”。养“套牌车”的多是“社会人”,规模小的养十几台,多的达上百台。养车人大都是相关部门的人,有的是普通的工作人员,有的甚至是某个部门的领导。背景比较深的养车人,不仅有能力把被查的车捞出来,而且对相关部门组织的检查情况一清二楚。

  9日,哈市交通部门执法人员根据群众举报将一辆“套牌车”进行查处。在执法人员取其笔录时,司机却三缄其口,并不停地打电话。不一会,执法人员就接到了“说情”的电话。

  私家车冒充出租车

  与正规出租车非常相似的“貌似出租车”,其车型、颜色与正规出租车无异,有空车灯和计价器,但是没有棚灯。它们不属于“套牌车”,完全是私家车的手续,那些配套设施则是从修配厂买来的。

  程师傅讲,为防止被抓,有些地方是“貌似出租车”绝对不去的,比如火车站、博物馆、秋林地区、中央大街等交通部门查得比较严的地方。开这些车的人多是开过多年出租车的“的哥”,他们不仅了解哈市的路况,对交通行业的情况也非常熟悉,知道如何钻空子。这些车的背后有“保人”,每月向保人交1000元,除去这些,其月收入也能达到四五千元。

  跑“长途”月入两万

  “在哈市还有一些‘黑车’以跑长途为主,主要是去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佳木斯等地,这些车集中在哈站、龙门大厦附近,雇人喊客,拼满一车人才走。车型多是捷达、帕萨特。近途车费约100元一位,远途相应加钱。”程师傅说,这类司机都有一个看家本领,可以绕开某些高速公路收费站逃费,所以他们跑长途的成本基本上就是油钱。赶上生意好的时候,他们每月收入能达到2万元左右。

  “线车”出手最狠

  “线车”是指只去固定几个地方的“黑车”。哈市“线车”主要去平房、江北。去平房15元/位或20元/位,去江北20元/位,必须装满一车人才走。其价格与出租车比相对便宜,所以有一定的市场,“线车”的月收入基本能达到1万元。“线车”最易发生的问题就是宰客。乘坐“线车”的多是外地人,等他们上车或到达目的地后,司机往往会提高价格。一些司机把乘客行李往后备箱一锁,如果乘客不答应司机的要求,司机就不开后备箱,乘客最终往往只能任宰。

  3月下旬,记者曾到站前进行暗访。发现在哈站附近的龙门大厦停着几辆捷达、夏利和松花江面包车,司机不停对来往行人喊着“江北、江北的”。哈站338路公交车和343路公交车的终点站也是往来平房区“线车”的聚集地。

  挂“残联”标识防检查

  据程师傅讲,哈市还有的“黑车”带有“残联”标识,多为夏利车,也有部分是进口车,但都经过了改装,司机多没有驾驶执照。这种车不具备营运资格,却装有计价器,像正常的出租车一样拉客。

  哈市一交警表示,残疾人是特殊群体,执法时,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身份,或多或少对这些人都有照顾。但是,很多健全的人就利用这一点,挂“残联”的标识从事非法营运。通乡商店、公路大桥、玛克威等地是“残联”标识车出现比较多的地方。

  执法人员介绍,他们曾查扣过一台紫红色的夏利轿车,该车是私家车的手续和牌照,车顶挂着“残联”标识,装有“空车”牌。该车计价器镶嵌在副驾驶座位前的车身里,非常隐蔽。司机没有任何残疾,该司机声称,挂“残联”标识营运时可以减少一些检查。

  交通不便QQ代步

  在一些交通不便利的小区、学校附近营运的“黑车”,主要是QQ、奇瑞、BYD等小型车。公路大桥、防洪纪念塔、松北区大学城一代普遍存在这样“黑车”,车费每位25元至30元不等。司机大都是附近的居民,为了避免被抓,这些“黑车”的司机多是拉熟悉的客人。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