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16日,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一处施工现场发现不明构筑物和气体,施工单位被正式告知须封存现场,改变施工方案。什么样的构筑物会建在50多米深的地下?怎么会如此坚固竟然硌伤直径10余厘米的合金钻头?地下出现的不明气体到底是什么?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记者19日对发现神秘地下建筑的工地进行了探访。
钻头被硌伤有不明气体渗漏
钻机钻到地下50米深时,连续6个小时无法挺进1厘米,还硌伤了一个钻头。在钻到地下50.5米深处时,钻机再次受阻,并有木头、沥青类的杂物漂上井口。同时,施工人员闻到了从地下渗出一股类似液化气的臭味。
在哈西客站二标段艺体街中桥工地施工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一个已经封存的钻井旁。记者看到,该钻井的地上直径为1.5米,井口全是水。
据中铁十三局哈西客站二标段桥梁一队工程师、经理赵金彪介绍,16日,施工人员像往常一样进行钻孔桩。可当钻到地下50米深时,钻机连续钻了6个小时也没有再挺进1厘米,还硌伤了一个钻头。施工人员更换钻头后继续施工,直到当日21时,在钻到地下50.5米深处时,钻机再次受阻,并有木头、纤维类的杂物漂上井口。同时,施工人员闻到了从地下渗出一股类似液化气的臭味。
“我们使用的十字锥形合金钻头直径都达10多厘米,强度非常高,几乎可以钻开任何地质结构层,没想到遇到这样的麻烦。从钻开的碎物中有木头、沥青、纤维类的东西分析,我们断定地下的这个构造物是人工建筑,而且还做了一级防水,再加上它的强度和硬度,这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很有可能是军事建筑。”赵金彪说,施工人员马上停止钻孔,并把情况汇报到有关部门。
当日22时许,国家相关人员来到现场,要求暂停施工、封存现场。19日,他们接到正式通知:就地封存现场,更改施工方案。
工人舔水泥块舌头麻一天
“那块东西闻着没有什么特殊的气味儿,但舔过后就像吃了麻椒一样,舌头总是麻酥酥的,吃东西没味儿。”工人张某说,一天后舌头才逐渐恢复正常。
赵金彪告诉记者,发生不明气体渗漏后,施工人员并没有因此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只是有一名工人张某出现了短暂的不适。
张某回忆,当天晚上钻孔时捞上来一些掺杂物,其中有类似水泥的物体。为了确认它到底是不是水泥,根据习惯他舔了那块物体。“那块东西闻着没有什么特殊的气味儿,但舔过以后就像吃了麻椒一样,舌头总是麻酥酥的,吃东西也品不出味儿。”张某说,直到一天后舌头才逐渐恢复正常,现在身体还没有出现不适症状和异样反应。
一名施工人员有些担心地对记者说,现在他们还不清楚位于50米深地下的这个建筑具体什么形状、有多大、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更让人不解的是,不明气体竟然从钻井内100吨重的水下渗漏出来,而一般的气体都会被吸收或封存在水里或水下,这太少见了。”这名施工人员说。
根据地下建筑的硬度和材质,施工技术人员初步分析这个神秘的地下建筑很可能是个“庞然大物”,目前已经告诫临近钻井的工人必须小心施工,当钻头遇到障碍时一定要立即关闭钻机,避免出现险情。
居民称这里曾是“731”日军宿舍
“这里曾是‘731’部队日本军官宿舍,日本战败后将其破坏了,许多日本军官在这附近剖腹自杀。”——附近居民
紧邻施工现场的是一片民居平房,这里曾是哈市农业机械厂家属房,目前住户中有不少是该厂老职工。采访中有居民告诉记者,包括工地现场和这片平房在内,当年都是日本军官的宿舍所在地。
现年80岁的吴淑珍老人说,她1960年搬到这附近,后来动迁来到了现在的居住地。在她的印象中,施工现场所在地曾是一片荒地,没发现有什么建筑,但听人说这里曾是当年日本军官的宿舍。
年过七旬的董某称,这里曾是“731”部队日本军官宿舍。日本战败后,日军便将其破坏了。
一名60多岁的居民也表示,她的母亲说过,日本战败后许多日本军官在这附近剖腹自杀。
排水管网日军遗留?
地下管网总计4组,与地面地漏连接,渗水很快。但四周地面找不到排水痕迹,管网规模、走向还是个谜。
就在人们猜测这里究竟是不是当年的日军宿舍时,中铁十三局哈西客站二标段的一名工人告诉记者,在他们办公的平房院内有一个地漏,据说是当年日本人留下的。
记者赶到现场看到,这个地漏直径约5厘米,趴在地上往里看,深不可测。
据该施工标段的张经理介绍,这间平房是他们租住居民董老头的。董老头曾告诉他们,盖房子的时候发现地下有管网,管线总计4组,地面留有一个小洞。当时他并没太在意,有一次家里漏水,地面竟然没有存水,原来都顺着这个洞流走了。他经过倒水实验发现,这个洞原来是个地漏,这些管线则是排水管线。
张经理说,地漏渗水很快,但附近地面却没有排水迹象,这个地下管网有多大、通向哪里不得而知。
对此,侵华日军731罪证遗址陈列馆的金馆长表示,根据施工方和附近居民的描述以及钻井下浮起的掺杂物分析,这个神秘的地下建筑有可能是日军建筑;至于居民关于“731”部队军官宿舍的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到,目前也只能说是一种可能,尚未得到确认。“最终谜底还需等待有关部门进行具体调查方能揭晓。”金馆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