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市四大机制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010-07-22 08:47:42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董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7月22日讯 近日,记者从齐齐哈尔市发改委获悉,齐齐哈尔市年初确定的111项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35.4亿元,占计划的30.7%。95个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已开工82个,开工率为86.3%,为历年最好。19个列入省重点推进的项目也已开工17项,开工率为94.4%,完成投资7.5亿元。

  在全省产业项目推进会议后,齐齐哈尔市本着“大项目为主,突出产业项目”和“重点抓好立市、立县、立区,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原则,对年初编制的重点项目推进计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共确定重点项目111个。其中,列入省重点推进项目19项,总投资120亿元,年计划投资33.2亿元。

  这些重点项目之所以能够加快推进,得益于我市建立的“四大机制”。

  一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针对政府财力有限、金融部门“惜贷”、项目单位资金短缺等多重压力,我市坚持“多条腿走路”,积极通过引进外资、启动民间资金、争取金融支持、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切实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瓶颈”问题。我市深入推进与省农发行的战略协作,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年初以来,共达成10亿元贷款协议,用于劳动湖水域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和土地收储项目;通过协调省金融办,落实宇通公司、参鸽药业、丰源集团银行贷款1.78亿元;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贫困地区投资、更加关注“三农”问题和我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有利时机,想方设法将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和省投资的“大盘子”,努力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项目资金不足的压力。

  二是建立了领导包保机制。除列入省重点推进的项目外,我市对今年确定的市重点推进项目,也都实行市四大班子领导包保责任制,特别是对新建和续建项目,成立专题推进组,列入政府重点督办,定期进行跟踪反馈,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组成后,主要领导先后60多次深入到全市28户重点企业调研,本着“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协调解决了腾翔铸锻造公司土地征用、一重集团大件运输和天然气供应紧张、昊华公司“双三十”项目建设所需配电站建设、齐轨道交通装备公司项目建设手续、飞鹤乳业奶源不足等36个问题。同时,为扩大与在齐企业央企总部的交流与合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和投资,我市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拜访铁道部及北车集团、兵器集团、中国通用集团、中化集团、中粮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东北特钢公司等25个企业总部,不仅促进了投资15.5亿元的昊华“双三十”、投资10.6亿元的腾翔铸锻造、投资30亿元的东南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进程,而且达成了投资16.5亿元的龙江县玉米深加工、投资3亿元的甘南兴十四村玉米深加工、绿色食品进入加油站便利店等合作协议。

  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我市把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情况纳入目标考核,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考核办法》,采取走、比、看形式,对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达效率、工商税收增长率等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现场打分考核排序,考评结果与领导干部任免挂钩,调动了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抓大项目的积极性。

  四是建立服务评议机制。我市制定了《关于开展企业评议站所队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企业评议政府部门活动实施方案》,选取382户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对与项目建设密切相关的基层科所队、社会服务部门,以行政审批、执法服务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在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中的工作效能、行政执法、审批服务、行政收费、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评议,按测评得分排序,结果在媒体和政府网站上公布,并与科所队主要负责人、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评、任免挂钩,为企业发展和大项目建设营造了宽松环境。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