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业内人士揭内幕:“零团费”港澳游就是“购物团”
2010-07-22 08:42:41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李晓满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在香港,内地旅游团被拉进商店购物的现象很常见。资料片

  黑龙江新闻网讯 日前,有媒体报道,4名参团香港游的河南游客为不能忍受导游强迫购物和恐吓自行离开了香港,但是回程机票却被旅行社以违约为由取消,导致他们滞留广州白云机场,只能自己买火车票返回河南。

  近来,内地游客赴港旅游因购物与导游起争执甚至受到威胁和伤害的事件频被曝光,而这些出问题的旅游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均为“超便宜团”。为此,记者采访了我省旅游界的相关人士,揭秘港澳游“零团费”靠强迫购物宰客的内幕。

  “零团费”团都是“购物团”

  “赴港澳4日游,报价3500元以下的都是购物团。”哈市某旅行社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根本不够成本,现在是旺季,飞机票以南航转飞的为例,往返机票现在五五折,大约要2460元,在港澳住三个晚上,总得要300元一晚,还有景点门票,加起来没有3500元是绝对下不来的。所以哈尔滨报这个价格以下的港澳4日游全部是购物团。”

  而记者在哈市一些旅行社打出的广告中看到,港澳游的报价有2380、2100、1980元的,甚至还有1680元的价格。记者打电话过去,接待人员均称:“我们不强制购物,逛商店不想买东西可以不买。”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零团费”港澳游就是“购物团”,因为成本摆在那里,哪有旅行社肯赔钱做买卖呢。

  省海外旅游公司东南亚部的总经理王文军告诉记者:“现在赴港澳4日游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半品质团,即购物团,另一种是全品质团,港澳两地各进一个购物店。我们现在只做后一种,报价在3700元以上。这个线路的利润是很低的,只有一两百元的利润。所以一两千元的团,肯定会要求游客多购物。”


 

  不购物的遭遇

  几经周折,一位上个月刚从香港归来的李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给记者讲了购物团的详情。

  李先生是因为单位奖励而参加的港澳4日游,交了2180元。李先生称自己事先听说不会被强制购物,所以高高兴兴地去了,没想到结果很不愉快。

  李先生说:“第一天就被带到了一家手表店,在里面转了两个小时。我和四个同事没有购物,导游的脸色立刻就变了。第二天又把我们送到了两家店,一家是珠宝店,另一家是百货店,每个店又都是两个小时。导游在店里不断地催促购物,甚至连拉带扯,就像是疯了一样。最后我们象征性地买了一些化妆品,她才去纠缠其他的顾客。”

  李先生说,由于整个团消费不足,导游基本没有给他们好脸色看。

  王文军认同了这种情况,他对记者说:“对于零团费的游客,会有导游采取这种近似于谩骂的手段刺激游客、侮辱游客,强迫其购物。”

  只图便宜反被算计

  “羊毛出在羊身上”,“买的没有卖的精”,这些俗语都在提醒游客,千万不要图便宜参加那些低价团,报价越便宜,付出的代价越大。导游绝不会放过游客,他们会千方百计、想尽办法让游客消费。据统计,平均每名团员需要消费数千元才能让旅行社和导游有钱赚。所以,游客在报团时一定要看清合同,辨别自己是不是参加了购物团。

  而另一方面,虽然“零团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行社争相压价,欺诈消费者,但也有部分游客抱着侥幸心理参团,希望团内有别的游客购物,这样自己就占了便宜。但这种“赌团”的心理不应该有,因为外出旅游是为了高兴,如此提心吊胆,遭受侮辱,实在得不偿失。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哈尔滨多位旅游界人士都呼吁游客理性消费,别光盯着价格。“经常有人一听我们的报价就说,你们怎么这么贵啊,然后就把电话挂了。”一位旅行社的经理对记者说:“还有人上来就问,2000元的团能不能不用购物,我觉得这些游客的消费态度都不理性。”

  看清合同避免受骗

  虽然香港的旅游监管部门停掉了一些强迫购物旅行社的资质,但哈市的一些旅游资深人士认为,此类事情今后很难杜绝,因为据统计,目前香港超过六成内地团都属于“零团费”旅游团。

  而在谈到如何避免被骗的时候,省海外旅游公司总经理高峻平提醒消费者,一是要选择资质好的旅行社,这样的社一般在管理部门押有上百万的资金,因此一定会讲清楚团是否会购物。二是游客签合同时一定要看仔细,对旅游行程等进行约定,并明确购物次数、地点、主要商品和每次购物的最长时间,并标明旅游者是否有购物的自由选择权。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一旦游客在香港旅游时遇到麻烦,不但可以向香港旅游发展局投诉,也可以向黑龙江省或哈尔滨市旅游局的相关部门投诉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