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月22日到哈尔滨市中山路当协警,从每天7000多行人违章横穿马路,到现在一个路口只有几个人不走天桥过街,两个月来,牛胜龙站在交通岗上,深有感触——好的过街习惯是可以“管”出来的。牛胜龙作为中山路上的14名交通协警之一,见证了两个月来冰城人学会“走路”的过程。21日,记者与这位协警一道站了一回岗,切身感受到中山路交通秩序大有改观,这里的哈尔滨人过街文明多了。
过去:
每天7000人乱穿中山路
喊劝不听过街人都很横
从5月22日开始,24岁的牛胜龙作为交通协警上岗,岗设在中山路和比乐街交口处。虽距离过街天桥仅有百米距离,而横穿马路过街的行人却络绎不绝。
“我们负责劝导乱穿马路的行人,可人实在太多,根本劝不过来。”牛胜龙向记者描述两个月前,行人穿行过街时的情形——三五个人,挎着胳膊,或是牵着手,边走边聊天,走走停停,在车流中穿行。“我这边还没劝回去,那边一大群人又过来了。”牛胜龙说。
因为横穿马路过街的行人太多,一天能达到7000多人,南岗交警大队开始下大力气管理行人。从省政府岗到永和街交口,1.9公里的距离设了14个协警岗,5个交警岗,3组巡逻警车和48名交通协管员。
中山路上,14名协警人手配了一个高分贝的喇叭,两块充电电池。每天一上岗,牛胜龙在劝导行人的同时,就拿着喇叭喊“请注意过街安全”、“请走人行横道和过街天桥”,一喊就是6个小时,将两个充电电池都喊到没电了。
每天站6个小时的岗,每晚牛胜龙的腿都肿得很厉害,晚上睡觉时,腿疼得动弹不得。累对于这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来说不算什么,但行人的不配合与辱骂却让他觉得委屈与无可奈何。
“刚开始,行人根本不认为横穿马路是违法,都很横,我们劝导时,一些行人却说‘撞死了我愿意’、‘我有保险,你管得着吗’等等,有的还一把推开我们,强行过街。”牛胜龙说,刚开始的半个月,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每天都能碰到几个。
现在:
行人大多主动走天桥
交通协警期盼“下岗”
那时,多数穿行中山路的行人都是附近的居民,为了管出居民过街的好习惯,南岗交警大队还将普法教育课堂搬到了中山路两边的居民区,对居民进行交通法规宣传,放行人穿行过街引发车祸的录像。
从6月24日开始,行人违法过街被罚站岗执勤,第一天就有73人被罚,七成行人都很配合,因为他们知道了自己不走斑马线横穿马路是违法行为。
6月30日晚,中山路和平邨宾馆路段发生车祸,一市民被撞身亡。血的代价,再一次给违法的行人敲响了警钟,市民口口相传,让一些行人警醒。
渐渐的,牛胜龙发现了变化。
“我们站了一个月,附近经常横穿马路的居民几乎都被我们劝导过,现在他们向我们打个招呼,然后去走过街天桥了。一些我们搀扶过的大爷大妈还动员家人,以后不要再横穿马路了。”这样的改变,让牛胜龙很高兴。横穿马路的行人少了,他上岗时也不用再带着喇叭喊了。
经过一个月的管理,中山路和比乐街交口处,横穿马路的行人越来越少,现在一天只有几个人。牛胜龙每天站在路中间观察,“站在街边,要过街的人和要打车的人不一样,我们通过观察人的神态就能看出来。”牛胜龙看行人要横穿马路,都会喊一声,然后用手指一下,大多数行人都会转而去走过街天桥了。
南岗交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刘洪斌介绍:“现在,每天违法横穿中山路的行人只有几十人,不到建成伊始的百分之一。下一步仍在中山路上的8个主要路口设岗,保持成果。在严管的前提下,通过处罚一小部分行人,教育大部分行人,最终养成哈尔滨人遵章过街的好习惯。”
采访中,牛胜龙告诉记者:“因为行人乱穿马路,我才有了协警的岗位,如果以后行人都不乱穿马路了,我也就该下岗了。那时候就算没了工作,我心里也高兴,真的,我不愿看到任何人在我的眼皮底下因乱穿马路而丢了性命,毁了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