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6日讯 虽然整座桥梁尚未完工,但是站在李范五广场仰望已经完成钢箱梁安装的文昌高架桥,依稀可见桥梁的雏形———钢箱梁如一道彩虹高高“飘”过李范五广场。
该区段是全桥桥下净空(即桥梁与地面间距)最大的地方达6.2米。与混凝土梁相比,轻便的钢箱梁既可更好地解决桥下净空、大跨径、地面交通组织等问题,还可有效缩短工期。哈尔滨市目前正在建设的文昌高架桥在横跨李范五广场、中山路、宣化街区段,以及香滨路上跨桥横跨中山路段均采用了钢箱梁。
昨天,这两个桥的钢箱梁全部完成安装。随着这“4个横跨”的完成,冰城道桥建设水平也实现了一次完美跨越。
钢梁,让大跨度桥梁“高飘”
“全长3710米的文昌高架桥,有3个区段使用钢箱梁”,市建委省政府区域交通疏解工程指挥郭伟告诉记者,此举是因为钢箱梁可以解决混凝土梁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钢梁自身重量较轻,可以有效解决跨度大问题,增加桥下净空以及曲线梁弯度,没有墩柱的桥下空间不仅可以提高桥下道路交通功能,还使外观效果更加美观。如果使用混凝土梁,在跨中山路区段桥下净空只能达到3.5米,这样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上、下引桥坡度过陡、桥下净空过小会使整个桥梁看上去像是趴在马路上,造成压抑感。
墩柱“三合一”提升道路交通功能
据了解,在李范五广场地下有重要的地下构筑物,桥墩设计空间非常小,原有文昌高架桥设计是将桥墩设在转盘花园中间,如果这样,这个桥就变成了“眼镜桥”,从任何一个方向来的车辆都可以看到这根墩柱,外观不通透、不美观,最重要的是影响过境交通。因此,在该区段采用钢箱梁不仅解决大跨径的技术问题,也从根本上提升了交通功能。
在文昌高架桥3个区段的钢箱梁中,跨径最长的达70米,在李范五广场段钢箱梁长度为310米,由连续3跨70米和2跨50米钢箱梁组成,桥梁与地面间距达到6.2米。文昌高架桥建成后,跨李范五广场和跨中山路区段没有墩柱,可以提高通透感,并且改善地面交通。
按照常规设计,文昌高架桥在途经宣化街广场时,需要在街口设立三根直径1.8米的桥墩,如此一来,整个广场的主角将被根根柱子取代,既不美观,也会影响地面交通。为解决桥墩过多的问题,经过组织专家多次论证和技术攻关,决定将3根墩柱优化为1根直径4米的墩柱。在视觉美观的同时又便于地面交通组织。
高飘设计打造城市中心景观路桥
在香滨路上跨桥跨中山路段,是一段曲线梁,如果采用混凝土梁,需要制作排架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期间会对交通造成较大压力,而且建成后,由于混凝土梁自身较厚,桥下净空小,会造成压抑感,影响外观,因此采用了3跨共132米的曲线钢箱梁。
据了解,目前,哈市城区内最长的高架桥当属公滨路高架桥,该桥西起电塔街铁路跨线桥东引道,跨越中山路、红旗大街,东至南直路,全长2.76公里。而正在建设的文昌街高架桥西起文政街,跨越李范五广场、中山桥、宣化街,经黄河路,东至海滨街,全线高架,全长3.7公里。文昌高架桥建成后,将是迄今为止哈市中心城区最长的大跨度立交桥,成为城区中的一条主干道。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交通功能,还充分考虑了其景观功能。桥的设计从桥柱、桥堡、栏杆、灯饰等都尽显欧陆风情,与哈市的城市艺术特色相融合,其工程质量、技术的先进性和美化程度10年内都不会落伍。在重点的3个区段,钢箱梁的应用使文昌高架桥如一道彩虹般横跨城市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