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就是说真话,报实帐”——省人大常委会评议视察牡丹江“三棚一草”改建工作侧记
![]() |
会议现场。东北网记者 曹曦 摄 |
![]() |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符凤春(右)率领视察组听取情况。东北网记者 曹曦 摄 |
东北网8月16日讯(记者 曹曦 顾硕 高长利 宋杨)16日省人大常委会四个视察组分赴全省各地,评议视察“三棚一草”改造工作的总体情况。本网记者随同第三视察组驱车四个多小时,赶赴牡丹江,仅仅是一个下午的座谈会就让视察组的同志感受到了这项民生工程带来的震撼。
16日下午14时30分,在牡丹江金鼎大酒店的五楼多功能厅,牡丹江市政府领导、发改委、棚廉办、研究室、财政局、规划局、国土局、住建局等十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一一到位。“我们就现场推举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耿雷担任组长了,还是请他介绍介绍视察组此行的情况吧。”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符凤春接过主持人的话茬,带头鼓起掌来。她那轻松、爽朗的笑声立刻感染了在场的人。
从7月份开始,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政府“三棚一草”改造工作展开评议,评议工作分评议准备、评议视察、常委会评议、整改总结四个阶段,12月份结束。这次评议视察是评议的第二阶段,视察组将采取听取情况、交流座谈、深入项目现场、走访住户等多种形式,对“三棚一草”改造建设工作进行广泛视察,为期一周。耿雷把此行的来意简单、明了地做了说明。
“既然这样,我们也不装假,就实话实说了。”副市长崔培元扶了扶眼镜,打开话匣子。牡丹江棚户区改造始于2002年,那时就是旧城改造时期,断断续续地推进了几十万平方米。2008年全市市区棚户区94片,总占地面积588万平方米,拆迁面积326.4万平方米,动迁户5.94万户,预计总投资181亿元;6县市棚户区120片,总占地面积660万平方米,拆迁面积约393万平方米,动迁户约6.1万户,预计总投资160亿元。全市农村有泥草房2.82万户、127.91万平方米。改造任务繁重而艰巨。也是在2008年,牡丹江市吹响了大规模改造的号角,市委、市政府把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列为人大“一号议案”和利民实事,成立了专门机构,定编、定员、定职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合力突围,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五种模式”,即政府主导、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捆绑式开发、市场化运作、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配建相结合,通过这五路并进,牡丹江市棚改工作走上了快速推进的轨道,进入了黄金加速期。“2009年11月,全省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会在牡丹江召开,这是我们的荣誉和骄傲,更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崔培元副市长开始用数字“报账”。他说,目前牡丹江市区已认定2万平方米以上的74片棚户区中,累计完成改造44片,拆迁面积196.5万平方米,拆迁户数3.6万户,完成投资100亿元。已竣工项目8个,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3万户,完成投资20亿元。已有改造意向的棚户区17片,拆迁面积71万平方米,拆迁户数1.3万户,计划建设面积30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50亿元。今年,牡丹江市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142.91万平方米,目前市区已经启动14个项目,拆迁面积73.3万平方米。2008年以来,累计改造泥草房1.23万户、6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38亿元,新建节能房98.4万平方米,完成全部改造任务的46.9%。今年上半年,全市改造泥草房3027户、23万平方米……
“我们就是来听你们说真话,报实帐的,回去我们也要向常委会交差、交帐单的。”符凤春的话一出口,大家又笑了。会场的气氛异常活跃。
“‘三棚一草’是民生工程、形象工程,决不能把正在改的棚户区变成将来要改造的棚户区,要真正让老百姓住的安心、放心”。崔培元副市长一再强调工程质量。
“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是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新探索,是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新举措。你们对‘三棚一草’改造工作的政策措施、资金情况等方面还有啥问题,都说说。”省建设厅副厅长庄严插话道。
“资金难、征地难、动迁难”是棚户区改造的“三大难”。
“资金难,但我们不能躺在国家财政的怀里等、靠、要,想方设法改变资金来源单一的现状,拓宽思路开源,比如把奖补资金集中使用,放在全市的大盘子里统筹,也可以发挥我们旅游的优势,打造旅游名镇,吸纳投资。”
“老百姓对城市改造是欢迎的、拥护的,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和老百姓要求最高补偿是矛盾的焦点,政府担当着调和的角色,就得想办法、有创新。”
“做好用地工作是个课题,既要保大项目落地,又要保棚改用地,更要保耕地红线。”
“现在可供资源越来越少了,不能再报有饥不择食的想法去改造,要高标准、高质量选商,要从盖房子提升到建环境的高度考察开发商,要与向精品化建设管理、与发展城区经济、与城乡统筹一体化相结合,这是‘后棚改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整个座谈会变成了对话式的交流。原本准备好了材料的同志,干脆抛开稿子,见缝插针地发表自己的主要观点。
“其实,说起‘三棚一草’的情况,不是我们自吹,牡丹江的改造带给老百姓的实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住建局局长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而这也让视察组的同志更加期待明天去看项目现场、走访住户,到时候还是要听听他们怎么说,毕竟老百姓的满意度才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