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女投江”群雕已成为牡丹江市的红色标记。 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
![]() |
采访团成员参观“八女投江”群雕。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
东北网8月16日讯 (记者 印蕾) “9·18”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中国东北,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危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用鲜血和生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保卫自己的家园。牡丹江不仅是东北抗日联军四军、五军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东北抗日联军二、三、六、七、八等军的重要活动地区。在这片土地上,曾留下过无数可歌可泣英雄故事。
15日,第四届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采访团抵达了牡丹江市。傍晚时分,采访团来到了位于牡丹江畔的江滨公园,瞻仰“八女投江”纪念群雕,缅怀八女英烈。讲解员向采访团介绍说,为缅怀八女烈士的丰功伟绩,牡丹江市委、市政府于1988年8月1日在此地修建了“八女投江”群雕。群雕长18米,宽6.9米,高8.8米。“八女投江”是牡丹江抗战十四年历史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红色标记。多年来,各界参观群众已达几千万人,“八女投江”群雕已成为该市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站在硕大的群雕前,采访团成员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当年八女视死如归,英勇战斗的情景又呈现在人们的面前:1938年10月下旬,东北抗联四、五军西征妇女团,在指导员冷云带领下,担负着掩护大部队转移的任务,她们英勇抗击日军熊谷部队的袭击,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宁死不屈,最后毅然背着负伤的战友,投入林口县境内的凶猛暴烈冰冷刺骨的乌斯浑河,为国捐躯,谱写了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史诗。冷云、杨贵珍、安顺福、胡秀芝、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和李风善八位巾帼的英雄业绩也永远为世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