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8月19日讯 近日,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镇信义村的村民举报,称今年4月份,哈尔滨市政府公布信义村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规划,随后村内便开始大肆建设厂房和住房,有关执法部门曾对这里的私建滥建进行过查处,但是私建现象愈演愈烈。
私建滥建很普遍
18日,在举报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信义村。记者在举报人的指引下来到两处面积较大的私建房屋前。记者发现两处私建房屋的主体已经盖完,层高为两层,呈条形。每栋房屋大约有五六百平方米。记者通过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绕到南侧看到,其中一处房屋正在施工,六七名瓦工正紧张忙碌着,地上堆着沙子、水泥和砖。这些砖的颜色并不红。工人说,房主为了降低建设成本不用好的红砖,一般用质量差的或者是旧转盖房。而另一处房屋距离正在建设的房屋只有二三十米远,这处房屋已经基本建完,就差上房盖了。
在这两栋房屋的东侧,记者还发现一栋房屋已经建完,窗户和门都已经安上。这也是一栋二层小楼,不过面积远没有那两栋建筑的面积大。
信义村是幸福镇较大的村。在信义村的化四路记者发现路边堆着多处沙子和红砖,而且村内新建的、扩建的和接楼的比比皆是,大大小小的私建至少有几十处。“信义村现在白天尘土飞扬,晚上灯火通明连夜抢建,噪音四起,影响村民休息。”举报人说。
私建挡光耕地撂荒“原来这里都是耕地,今年春天与我家耕地相邻的耕地被推平,盖起了三栋房屋,一栋在西侧,两栋在南侧。”村民赵某说,因为房子都建在他家地边上,挡住了阳光和风,他家的地无法耕种了,只能撂荒。记者发现,赵某家的这片地已经长满了齐腰高的杂草。在这块地的西侧有一个蔬菜大棚,但是已经闲置,用于支撑大棚的钢筋生满了铁锈。
“我家每年都在这片地上种植玉米、黄瓜等农作物,但是今年没法种了,即使种了收成也会很差。”赵某无奈地说,他向有关部门举报过挡光的建筑,城管行政执法、国土资源监察等部门也来制止过,但是前不久房主又开始续建了。
记者根据村民的举报,拨打了哈尔滨市香坊城管执法局的举报电话。在电话中,一位执法人员表示,他们在巡查中发现这里有私建,由于这里的私建不归他们管,就把相关的材料移交给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记者拨打了香坊区国土资源局的电话,接电话的一位女士表示,此事归哈市国土资源监察局管。记者14时左右先后7次拨打哈尔滨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的举报电话84612110,但是这个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千米厂房净赚400余万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今年4月份,哈尔滨市政府公布了信义村已经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消息。一些村民得知此消息后开始大肆建设违法建筑,几个月内,信义村的违法建筑拔地而起。村民告诉记者,私建滥建面积较大的房屋大多都用做厂房,为了减少建设成本,很多房子连地基都没有挖,砖也用旧的,有的房子一推就倒。
哈尔滨市城管执法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李先生透露,私建赚钱是私建成“疯”的主要原因。私建房屋每平方米成本不足200元(包括建筑材料和人工费),即使没有取得房证的房屋拆迁补偿款一般也在800元左右,每平方米私建净赚600元。如果是取得房证的住房补偿标准一般是每平方米2000多元,厂房补偿每平方米则高达5000多元,而且厂房在搬迁期间还有搬家补偿费等费用。
“一般能盖起来厂房的,房主大多有能耐办下来房证,否则不会投资私建的。”这位工作人员举例说,盖一间1000平方米的厂房,扣除建筑成本和人工费等费用至少可以赚400多万元。“信义村私建这么多,简直成了一个‘大工地’,有关部门为何不管呢?”举报人说,如果信义村动迁,私建的房主将会套取国家高额的动迁补偿款,对国家来说是一大笔损失。
据了解,哈尔滨市松北区前几年进行拆迁改造时,就曾有房主为了套取补偿款大肆建设厂房的情况,如今此情此景又在信义村上演,有关部门实在不该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