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瞧,那是村里新建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一样都不少。新农村建设,让村里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甘南县中兴乡农民李晓军高兴地对记者说。
通过新农村建设,齐齐哈尔市大部分农民走上了平坦路、喝上了干净水、住上了砖瓦房、看上了有线电视,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贫困人口由58.74万人下降到54万人,乡村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据统计,仅去年全市就新打人饮井210处,解决10万人饮水问题;新修农村公路4435公里;完成一村三改模式沼气池3072个;改造泥草房4.7万户;新农合覆盖率100%;农村学校危房改造有序进行。
这个市对市区及城乡结合部进行重点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公益基础设施的辐射带动功能,帮助周边乡村率先建成新农村。富拉尔基区抓住省“千村试点”工程机遇,在长青乡实行整乡推进,仅去年就投入资金2100多万元,使全乡6个村实现了道路全硬化、亮化、绿化,消灭了泥草房,建起农村别墅和扶贫公寓。该市选择规模较大、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的乡(镇)作为试点,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同时结合并村撤屯,规划建设中心村。
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前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876万亩,占总承包面积的30.5%;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78家,年销售收入实现130.2亿元,上缴税金5.4亿元;畜牧业实现年产值116.7亿元,同比增长12.12%,位居全省第一;转移农村劳动力9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0亿元。在此基础上,全市进一步加快“一村一品”工程建设,在飞鹤乳业、富华集团、永育肉禽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一大批区域明显、特色鲜明、品种多样、影响广泛、效益显著的“一品村”,营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创造农民增收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