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尚志市一面坡镇发现北满铁路接收记念碑(图)
2010-08-24 10:24:3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丛明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4日讯 近日,在尚志市一面坡镇棚户区内当台阶的3块青石,被专家确认为我国首次发现的“北满铁路接收记念碑”。该碑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已完全霸占我国东北铁路交通,将东北彻底沦为殖民地。这是哈尔滨市发现的又一侵华日军的重大罪证。

  为市文物管理站提供这一重要线索的是一面坡镇民乐村书记姜贵祥。随着第三次文物普查走进乡村,姜贵祥就格外留意这座百年老镇内的老建筑、老物件。2009年11月,姜贵祥在《一面坡镇志》上发现一段话称,“北满铁路接收记念碑”曾立于该镇铁路道北的原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东侧,后湮没于棚户区内。

  姜贵祥随即想到,这块石碑是侵华日军在中国实施侵略的重要实物佐证,找到它意义重大。根据镇志记载,这段话最初刊登在1987年的《尚志文史资料》上,作者是一面坡镇中学语文老师赵彻。而赵彻老师已经去世,关于石碑的线索,只能从文中的寥寥百字内寻找。

  根据作者描述,石碑曾立在“原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姜贵祥到镇上四处打听,就连一些上了岁数的人也只知确有“俱乐部”,但说不清具体位置。大半年过去了,姜贵祥终于打听到,尚志文化馆的王晓声对镇内的欧式建筑群颇有研究。他当即上门说明来意,王老师十分热情,找出老照片,并带他来到现场。遗憾的是,“俱乐部”因年久失修已然拆除,而附近也根本没有石碑的踪迹。

  不甘心的姜贵祥走进棚户区,逢人就打听石碑的下落。今年8月初,有人告诉他,棚户区北侧的3户人家门前各有一块大青石台阶,青石平整光滑,上面依稀有文字。欣喜若狂的姜贵祥很快找到了3户村民家,扫去其中一块青石台阶上的浮土,“北铁接收记念碑”几个字赫然显露。姜贵祥随即向尚志文物管理所和哈市文物管理站汇报。

  昨天上午,专家赶到现场。只见3块石碑均高1.5米,宽0.4米,厚0.2米,花岗岩材质,表面有阴刻文字。其中一块是楷书“北铁接收记念碑”,另一块字迹模糊,有“皇纪2595年(此为日本纪元,为公元1935年)3月2?菖?菖”字样,第三块石碑刻的是日文,译为“光从东方来”。市博物馆馆长杜斥认为,3块石碑大小相同,边缘光滑完整,可能是同时镶嵌在一个大石碑上的。因此,还应该有块石碑上刻有碑文,但目前还没找到。

  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站长刘云才告诉记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北满铁路接收记念碑”,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霸占东北铁路的重要阶段,充分反映了帝国主义贪得无厌的侵略野心,是重大的侵华日军罪证。目前,石碑已被尚志文物管理所收存保管,并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教材,适时向市民展出。本报记者杨锐摄

  新闻链接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最大殖民侵略机构。在1906年到1945年的近四十年里,“满铁”广泛从事的侵略活动都是在霸占中国铁路的基础上,以“经营铁路”为幌子进行的。

  根据史料记载,1932年2月23日,侵华日军向中东铁路哈绥线进犯,占领一面坡站。1933年5月30日,伪满交通部擅自决定将中东铁路改称为“北满铁路”。1935年2月17日,伪满政府决定委托“满铁”经营即将接收的中东铁路。1935年3月23日,苏日经反复交涉,在哈尔滨中东铁路公司理事会(现哈尔滨铁路局招待所)大厅内举行“中东铁路移交仪式”,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接收在哈尔滨的中东铁路管理局及包括一切所属财产在内的整个中东铁路,中东铁路管理局苏联局长向日本局长办理“移交手续”。至此,中国东北全部铁路都被日本帝国主义霸占。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