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技能型人才缺口大 技工地位待提高
2010-08-25 10:12:3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姜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技能人才的就业形势却是一派大好,“就业第一”的理念开始逐渐被人们认可。近日,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上半年,我省技工院校招生16800人,比2009年同期增长273%,在校生达到10.5万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6%以上。技工生就业率达到九成的秘密何在,我省技工教育发展现状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技能人才培养走俏

  好使、管用即是实用性。技工生的这个最大特点是企业看好的一个原因。由于技工院校注重市场性,直接培养一线技能工人,受到企业的青睐。

  “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到一体化教学、从双师型教师到现场教学,无不体现着教室就是车间、学生就是工人、教师就是师傅、实习作品就是生产产品、教学现场就是生产现场这样一种学习与生产高度一体的实践性教学。”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技工教育处处长孙同波说,技工院校这种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就是突出并强调学生的实践性,这是我省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6%以上的主要原因。目前,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85%以上的一线技术工人毕业于技工学校。

  哈尔滨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刘滨生告诉记者,目前用人企业一致反馈,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定位准、上手快”,入厂就能干活,无需二次培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除需要大量初中级技术工人外,高级技工、技师甚至高级技师日渐紧缺。孙同波介绍说,目前我省技工教育的层次由原来的仅培养初、中级技工,发展到培养初级、中级、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共五个技术等级。而且在培训对象上,技工教育更加注重多元性。目前,技工院校已成为企业职工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大中专毕业生培训、复退军人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技能提升培训、转业转岗培训以及社会其他各类人员培训的主阵地,2009年共培训186万人次。

  未来4年技工缺口80万

  技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我省实施的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战略,给技工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目前,我省共有技工院校130所,共开设300余个专业。但一项调查显示:我省现有技术工人总数158万,其中高技能人才近35.07万,占22.19%。到2014年,高技能人才缺口近30万,中级工缺口50万。即未来几年,我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速度要超过每年6万人、中级工超过10万,才能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孙同波介绍说,近三年,我省技工院校年均培养高技能人才只能达到1万余人,中级工5万人,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就目前技工院校的规模看,难以负重,技能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令人欣喜的是,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意见,加大了对技工院校的扶持力度。省政府从2004年起设立了“黑龙江省技工学校发展专项资金”,到2009年,共投入“专项资金”9000万元。这些资金投入极大地增强了技工院校的办学实力。

  大学生“回炉”技校挑战传统择业观

  虽然高技能人才在就业中走俏,而且开始有大学生“回炉”技校的现象,一些技校为此开设了本科班,但传统的择业观念还多少影响着技校的招生。哈尔滨市道外区崔女士的儿子今年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考了390分,看了一些大学生“回炉”技校的报道,崔女士的思想开始转变,鼓励儿子去技校报名,却遭到儿子的极力反对:“同学们都去读大学、大专,我怎么好意思去技校,再说我也不想当工人。”

  刘滨生认为,技工生大多工作在一线,工作比较苦和累,很多家长舍不得孩子去干这样的工作,而且也觉得丢面子,这也是技校招生遭遇窘境的原因。其实现在技术型人才经济收入不错,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尽管我省技工教育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从招生人数、学校规模等方面与外省相比,发展还不平衡,综合实力不高;技工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尚不科学。进技工院校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中考高考落榜生,生源质量较差,增大了教育和管理成本,而且技工院校发展资金缺口较大。

  孙同波介绍说,我省将合理调整技工院校的结构布局和专业设置。对定位不合理、论证不充分、不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办技工院校,一律不予审批。对被命名为省级示范性的技工院校,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真正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省技工院校晋档升级,加强民办技工院校的审批、管理和规范。鼓励开展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推广通过特色专业创办实体产业、以学带产、以产供学的办学模式。

  千方百计做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推广技工院校与乡镇初中学校联合办学模式,进一步挖掘生源。拓宽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与企业深入开展多元化、多层次校企合作,以实现技工院校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建议省政府继续加大对技工院校资金支持力度。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附加安排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能低于30%”的规定,建议将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安排用于技工教育。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