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6日讯 日前,黑龙江晨报《深夜,会展家园小区六住户家纱窗被割破》一文见报后,许多读者来电反映,自家单元的电子防盗门也因缺乏管护而形同虚设。哈市曾在2005年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社会治安综合办公室、市房产住宅局等多个部门实施了“两亮一安全”工程,一年里共在居民小区安装单元电子门一万余樘。如今,这些电子门很多已破败不堪,彻底失去了保障安全的作用。小区的单元电子门亟待解决“有人安装无人管护”的棘手难题。
1、走廊成厕所楼道脏乱差
23日10时许,记者来到了哈市香坊区安埠小区,看到小区内一些电子门四敞大开,非本单元的人也可以随意出入,该小区303栋靠北卫街一侧的8个单元的电子门全都不好使。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这些门已经坏了好几年了,一直没有人来维修,我们也曾多次找到物业,但是都没有得到满意答复。由于小区紧靠公滨路,这些电子门损坏的单元就成了附近商贩和路人的‘公厕’,楼道内每天都是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最令我们不能容忍的就是安全问题,从自行车到居民暂时存放在楼道内的一些东西没有不丢的。”
哈市道外区红平小区108栋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单元电子门已坏了好几年,居民也曾多次找到物业公司,但是对方表示电子门可以免费维修,但如果需要更换零件就得居民均摊费用。居民钱大爷告诉记者,小区紧邻超市,地处繁华路段,每天进出的陌生人比居民都要多,楼道内就成了各种贴小广告的人常年光顾的地方,不但台阶、墙上以及扶手上都是小广告,最恶心的是治疗各种性病的广告还贴到了居民家门上,而且这些野广告都得居民自己清理,前一天刚刚清理好的墙,第二天很快又会被贴上一层,每天下班回来就已很累了,再看到那些不堪入目的广告宣传语让人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2、防盗门“半瘫”反而成了“麻烦门”
住在道里区正义街10号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这片居民楼原来都没有电子门,2002年前后相关部门牵头,每户交了360元之后统一安装了电子防盗门,虽然价钱贵点但是刚装好那会儿感觉比之前安全感增强了不少,不但可以阻止外来人员进入,还能使楼道更整洁,也没有那些小广告。但用了才两三年,防盗门就不好使了,而由于这片基本都是老楼没有物业,所以这些损坏的防盗门就一直成了摆设。
还有很多防盗门不但不能带来方便,反而给居民增添了麻烦——一些门的对讲系统失灵,楼下按门铃楼上根本听不到,除了打电话就只能靠喊。另一些电子门门锁坏了,楼上想开门根本开不了,如果想打开门只能自己跑下楼或者直接将钥匙扔下去。李先生无奈地表示,要么就得垫块砖将电子门掩上,但是这样电子门就形同虚设了;要么居民就得继续扔钥匙,无论哪种选择对居民来说都是不方便的。
道外区黎华小区的居民周女士表示,由于紧挨着黎华家具城,所以该小区外来人员特别多,而小区的电子门很多都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看上去关得挺严实,其实锁都废了,一拉就开。
3、防盗门形同虚设 窃贼有机可乘
哈市道外区沃华水岸小区,几天之内接连发生3起入室盗窃案,其中一户居民家损失折合人民币几万元。
失主张女士告诉记者,小区电子门从入户开始没多久就处在“下岗”状态。为了安全,自己家特意在楼道的窗户上安装了防盗网,但是由于一楼大门敞开,小偷可以随意从没有安装护栏的走廊窗户攀爬到居民家的窗户前。
南岗区会展家园小区一夜之间六户居民家被盗,本应起到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入作用的电子防盗门却被物业无故将门锁拆除。会展家园小区居民周女士告诉记者,电子门失效后经常有各种登门推销的人随意敲门,有时候正在家休息突然就被“哐哐”的敲门声吓一跳。屋里的大人还好,如果正好孩子在睡觉,通常都会被惊醒啼哭。现如今让老人和孩子单独在家都感觉不安全,隔一会就要给家里打个电话,看看家人是否平安。
业主物业都有责任 共同管护才是出路
在记者调查的几十位居民中,大多数人认为防盗门属于小区公共设施,应该由物业来进行维修和管护,造成目前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物业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作为的结果。
长期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电子门维修最关键还是在维修费用的来源上,一些全封闭小区首先从环境上就避免了外来人员的破坏,而且二三级的物业收费也能满足日常维修。损坏率低,维修费用充足,这样当然能保证电子门正常运作。但是大多数损坏的电子门所在小区都是一些老旧小区,本身物业费就相当低,一平米两三毛钱的物业费仅仅能满足日常卫生的清理,维修电子门一个主板低则五六百元,高则七八百元,而且由于进出小区人员复杂,损坏率高,物业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去维修,要想做到物业能及时维修电子门,物业费至少也得一平米五毛左右。
李先生同时表示,小区防盗门损坏一部分原因是居民不注意日常的使用与维护所导致,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房主将房屋向外出租,有时候甚至是一户多租,很多租户为了自己方便人为地破坏了防盗门。说到底防盗门还是保障居民的利益,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要多加留意就会防止其破损,只有物业和居民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让防盗门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