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6日讯 买肉要买肉皮上盖着检疫戳的肉,有检疫戳说明肉经过质量监督部门的检疫。同样是食品,每天吃的蔬菜是否也经过了类似的检验?是否需要类似的检验检疫?道里区薛家蔬菜批发市场的很多农户对于蔬菜检疫都表示,卖了10多年的菜,压根就没听说过蔬菜检验检疫。
众所周知,蔬菜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化肥和农药。化肥和农药在促进蔬菜增产的同时也破坏了蔬菜的生长环境,一些高毒性的农药还会残留在蔬菜中造成污染,被污染过的土地生长出的蔬菜还可能含有重金属离子,一旦被食用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1990年5月,农业部正式提出了绿色食品标准,这一标准将蔬菜分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三个级别。认定级别最关键的一项就是要由专门机构对蔬菜中残留的化学物质进行检验检疫。
昨天上午,记者在道里区薛家蔬菜批发市场进行调查发现,蔬菜检验检疫这个词对于绝大多数经营者和前来采购的商户来说,都相当“陌生”。一位姓李的业主表示,自己卖了10多年菜,从没听说过蔬菜还要检验检疫。在顾乡早市经营蔬菜生意的老周说:“这些蔬菜看着都很新鲜,不检验也不耽搁卖,再说蔬菜还能有啥“病”啊?”
道里区新农镇种菜大王刘永满告诉记者,定期会有国家的检测车开到他的田里,检测蔬菜的生长环境和蔬菜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可是在薛家这个覆盖道里区、哈西等地区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却从未看见有专业人员检测蔬菜。刘永满表示,只有经过国家认证,他的菜才能叫绿色蔬菜。
据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同志介绍,哈市地区的蔬菜质量由他们负责检验检疫,虽然中心在道里区,但的确没有到薛家蔬菜批发市场检验检疫过蔬菜。中心成立于2009年,蔬菜检疫检测体系正在建设中,目前还不具备检测哈市周边全部蔬菜批发基地的能力,且近期正在办理认证。中心现在只能对哈市最大的蔬菜集散市场哈达市场的蔬菜质量进行监控,但也仅能完成几天一次的抽检。
新闻链接
据报道,香港、澳门因其对食品安全的相关条例完全与欧美发达国家接轨,所以是国内最早要求对进入该地区蔬菜进行检验检疫的地区,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建设蔬菜检疫检测系统,我市作为全国农产品行业的龙头,于2009年才设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