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近日,南京市民食用小龙虾后“肌溶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4日,记者在走访哈尔滨市部分海鲜市场和饭店时发现,冰城市民对小龙虾可谓“又爱又恨”,“爱”其美味诱人,“恨”其可能导致“肌溶解”。一时间,“小龙虾到底能不能吃?”成了市民最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25日分别采访了过敏性疾病专家、皮肤病专家和水产专家,三位专家表示,如果能保证进货、烹制等环节没问题,小龙虾可以吃,但要适度。不过,过敏体质和肝肾功能不好者不宜食用小龙虾。
“小龙虾本身无毒”
小龙虾对人体是否有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石连玉表示,小龙虾本身不会合成毒素、致使食用者中毒。引起“肌溶解”的原因很多,如过量运动、醉酒、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药物影响、代谢异常以及遗传缺陷等,目前为止还没查出小龙虾与“肌溶解”的具体关联因素。南京的“肌溶解”事件,到底在小龙虾的养殖、运输和烹饪等环节中的哪一部分出现了问题,现在还不得而知。
哈尔滨市场上的小龙虾能不能吃?石连玉表示,小龙虾喜欢在泥塘里生活,但“小龙虾本身无毒”,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在食用小龙虾时一定要高温烹制,熟透再吃,不要食用不熟的小龙虾,更不能生食。因为一方面小龙虾在养殖、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可能有类似“洗虾粉”或农药等残留,另一方面小龙虾本身可能带有寄生虫,人食用了可能使人感染。经高温煮熟后,残留的化学物质大部分会分解,寄生虫也会被杀死,食用就安全了。另外,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小龙虾养殖、运输、销售和烹饪等环节的监管,保证各个环节的安全。
过敏体质者慎吃
哈尔滨华医过敏性疾病医院业务院长刘人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院曾收治过不少食用小龙虾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但未收治过因食用小龙虾患“肌溶解”的患者。她认为,南京市民食用小龙虾致“肌溶解”,可能是小龙虾导致这些人过敏,过敏后体质产生变化,再遇到一些外来因素,最终导致“肌溶解”。
“龙虾是典型的易致过敏性疾病的食物。”刘人杰说,食用龙虾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表现形式和发病速度不同,有的患者食用龙虾6小时内便会出现嘴麻、心慌、充血等症状,但也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表现症状的患者。如果市民想知道自己是否对龙虾种族的食品过敏,可以做血液化验,如果确实对龙虾过敏,市民就应该回避过敏源,不能为了过嘴瘾而危害自身健康。
肝肾不好者不宜吃
小龙虾究竟能不能吃?黑龙江省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医院皮肤病科主任柳曦光给出的答案是:“应该有选择地吃!”首先,过敏体质或者有家族过敏史的患者不宜吃小龙虾。另外,肝肾功能不好的人不应该吃。因为食用小龙虾后容易造成尿蛋白增高,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因此这种体质的人不应该吃。
柳曦光也收治过因吃小龙虾患上皮肤病的患者,但同样没遇过吃小龙虾患“肌溶解”的病例。一般“肌溶解”患者的致病原因多为药物所致或皮肤病所致,他认为小龙虾本身没有问题,小龙虾能不能吃关键要看小龙虾的生长环境、饲养环境以及食用者的体质差异。
“我在本地和外地都吃过小龙虾,都没有什么问题。”柳曦光表示,他曾在日本生活过,日本人确实都不吃小龙虾,不过这可能和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有关,例如日本人吃火锅时也从不涮羊肉。他觉得如果身体正常,而且是正规渠道进货、烹饪方法正确,小龙虾应该可以吃,但不要一次性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