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创新生鲜乳收购价格管理机制 奶业效益下滑趋势遏制
2010-08-29 08:23:3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黄春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8月29日讯 我省创新生鲜乳收购价格管理机制,在完善以往实施的生鲜乳购销交易参考价的基础上,实行“参考价”和“政府指导价”并行的管理方式。近两个月来,这种新的定价机制发挥了有效的杠杆作用,我省奶业效益下滑趋势已被遏制,奶业整体形势明显好转。目前,全省奶价从低于全国平均价格10%的价位上快速上涨,涨幅达到12.1%,全省生鲜乳平均收购价已接近全国平均价。大部分奶农已开始盈利,近两个月我省奶牛存栏比6月底增加4.3万头。在低谷徘徊了20个月的龙江奶业,正逐步走出困境。

  据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德胜介绍,2008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我省奶业出现了价格下跌、效益下滑的现象,甚至一度陷入危机,奶业发展形势十分艰难。在生鲜乳交易过程中,奶农没有自由销售权,失去了自主定价权,导致生鲜乳价格一直比较低。又由于今年上半年全省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为2.56元/公斤,而平均饲养成本为2.84元/公斤。奶农养殖奶牛亏损严重,从业信心受到很大挫伤。

  今年7月1日,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参考价”和“政府指导价”双轨制。此办法意在通过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来调控生鲜乳价格。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和协会协调、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强化政府在生鲜乳购销过程中的调节和干预作用,维护生鲜乳市场的正常价格秩序。即当某地的生鲜乳收购价低于“参考价”时,则对该地区的生鲜乳实施政府指导价管理。目前,这种奶价“双轨制”已在双城、富裕和肇东三个奶业大县进行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

  政府指导价的出台,使奶价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全省生鲜乳平均收购价已从6月的2.58元/公斤上涨到目前的2.89元/公斤,大部分奶农开始扭亏为盈。奶农因此重拾养殖奶牛的信心,现在全省各地买牛的多了,卖牛的少了。据统计,在我省奶业大县双城市,近两个月有2000多名奶农向银行申请扩大生产的贷款。目前,当地奶农筹集的发展养殖资金已达3亿元。全省奶牛存栏也逐步增加。在价格的传导作用下,我省奶业产业链趋向稳定,奶业整体形势日益好转。

  有关专家评价说,生鲜乳购销“参考价”和“政府指导价”并行,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政府指导价出台的本质,是确定一种奶价的最低保护价,保护我省广大奶农的利益,促进我省奶业健康有序发展,进而惠及奶业产业链的每一个参与者,最终将提升奶业整体竞争优势。

  据悉,生鲜乳购销“参考价”和“政府指导价”并行,将作为我省对奶价管理的一种长效管理机制。目前,试点已取得成功,这种管理机制很快将在全省铺开。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