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30日讯 29日,市民鞠女士来电反映:在社区医院打点滴,发生了类似过敏症状的输液反应,而社区医院对于120急救车出车费和救治费用却始终没有给出明确说法。
据今年25岁的鞠女士介绍,19日14时30分左右,由于腹泻,她来到革新社区医院看病,大夫为其开出维生素C、ATP(三磷酸腺苷)和辅酶三种药物进行静脉滴注。“大夫说是营养类的药物。”鞠女士说,“点滴将近10分钟后,就开始感觉头晕,浑身发冷,直打寒战。”大夫立即停止了点滴,但鞠女士的症状丝毫没有好转,陪其看病的母亲向医院提出叫120急救车,“但医院没同意,开始给我扎针灸,说是进行急救。”鞠女士回忆,当时在两个手腕内侧和两手的虎口处共扎了四针,又对其进行吸氧处置。但鞠女士的症状依旧没有缓解。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医院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经医大四院急救中心处置后,鞠女士的身体恢复了正常。
记者从鞠女士出示的120急救车出车单据上看到,120出车时间为15时42分,到达医大四院为16时20分,在急救车上,为其注射了两种药物,据了解,一种是用于解除痉挛,一种用于镇静。在医大四院的诊断书上写明,打寒战等输液反应,原因待查。其中,120急救车费用为288.5元,医大四院救治费用为75元。
昨日上午,记者随鞠女士来到革新社区医院,刘院长表示,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所以打针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属正常状况。记者询问,为何不在点滴前告知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对方称,这种药没有过敏危险。记者要求看看当时鞠女士未点滴完的药物,没有得到允许。对于急救费用,刘院长称,鞠女士可将120急救车的票子,医大四院的诊断等手续拿来,然后医院商量一下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