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女性主观幸福感指数全国排名第五
2010-09-05 07:51:3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周雪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5日讯 在中国,什么样的女人最幸福?现在大致有了一个标准答案———每月可支付资金4000元左右、年龄50到60岁、具备本科学历、生活在青岛的女人。日前完成的第5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杭州的女性生活质量名列第一,而青岛的女性主观幸福感最强。

  女性最幸福的事:家人健康、家庭和睦、孩子有进步

  50岁-60岁的

  女人最幸福

  调查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和青岛等20个城市,兼顾了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受访者的年龄在20~60岁,平均年龄为35岁。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4份,有效回收率为89.5%,其中包括了一部分追踪样本,共采集数据462894个。

  本次调查显示,2009年城市女性生活质量总体评价为61分,比2008年下降2分,主要源于收入与居住环境的评分大幅降低,排名前10名的城市分别是杭州、郑州、深圳、青岛、上海、广州、长沙、哈尔滨、北京、兰州,而女性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的城市是青岛,该指数哈尔滨排名第五。

  在调查中,受访者按照7个指标排序,排在第一位的是“感情幸福,家庭和睦”;第二位是“身体健康”;第三位是“收入增加”;排在四至七位的分别是“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精神生活充实”、“远离污染的居住环境”、“治安良好,社会安定”。从结果可以看出,城市女性最看重的是感情/家庭、健康、收入。

  本次调查中,68.4%的受访者已婚,其中84.5%的人有孩子,因此,家庭成为女性幸福的源泉,“家人健康”、“家庭和睦”、“孩子有进步”成为幸福的三大因素,分别占69.6%、66.2%和36.3%,“人际关系好”占29.8%,“工作顺利”占28.5%。

  在女人主观幸福感指数调查中,20~30岁受访者的主观幸福感分值最低,为44.7分;51~60岁受访者主观幸福感分值最高,为53.8分。专家分析认为,50到60岁年龄段的女性生活态度务实,生活经验丰富,对自己、对社会的要求和期望实际与理性,收入处于高点并相对稳定,竞争趋缓,因此感觉很幸福。

  女性最焦虑的事:物价上涨、买不起房和家庭收入低

  “三座大山”

  让女人不幸福

  与50~60岁的女性不同,20~30岁的女人幸福感最低,因为她们面临着物价上涨、买不起房、家庭收入低、孩子教育、工作压力等多重难题,而物价上涨、买不起房、家庭收入低成为受访者最焦虑的事情。其中,“物价上涨”占44.8%;“买不起房”占29.2%;“家庭收入低”占23.9%;“孩子问题”占18.4%;“金融危机引发的职业焦虑”占17.2%;值得关注的是,12.2%的受访者“没有焦虑的事情”。据华坤调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没有焦虑的事情”是女人幸福感的一种体现,但是这部分比例最小的女性却以低学历、低收入为主,正是因为她们的工作压力小、收入稳定、家庭幸福,让她们满足目前生活现状,不会产生焦虑的心理。

  对职场女性来说,职场满意度也影响到生活质量,在该项调查中,“很满意”的占9.6%;“比较满意”的占47%;“一般”的占35.4%;“不太满意”的占7%;“很不满意”的仅占1%。个人可支配收入最低,工作满意率同时也是最低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在4001~4500元的受访者的工作满意率最高,达到72.4%,个人可支配收入在2000元以下,受访者对工作满意率低于60%。对工作的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源于工作压力,其中“职场竞争激烈”比例为41%;“单位裁员”比例为21%;“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比例为15%,而升职困惑、工资低于预期、工作强度大、人际关系难以处理、性别歧视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让女性产生工作压力。

  真正的幸福感:是一种对生活和自身的满足

  知足常乐

  是幸福的真理

  幸福感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连续两年女人幸福感得分最高的城市,青岛为女人的幸福感创造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据分析人员介绍,这几年青岛这座城市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虽然青岛的经济收入比不上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但要比西部城市高。而青岛人的工作和社会压力又比一线城市要小很多,这就为青岛女性营造了一个稳定有安全感的生活环境,综合比较,青岛女人从主观上产生的幸福感会更多一些。青岛位居榜首的结果也告诉那些向往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经济发达的城市势必会导致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使“生活不幸福”,其实真正的幸福感根植于内心,是一种对生活和自身的满足。

  在有限的环境里,女人如何提高幸福感呢?专家建议,城市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应该学会做好自己的职场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的转换,不要把单位的情绪带回家中,也不要把家里的情绪带到单位中,平衡好两种角色。幸福感是主观的、一种自我满足感的体现,在生活中要多和自己比,少和别人比,珍惜现有的幸福。要学会调整心态,出现负面情绪不要压抑,及时发泄,养成每天整理一天心情的好习惯,排解坏情绪。

  对于幸福来说“接受”是必不可少的,要学会“接受”,接受你现有住房条件、接受你的工资待遇、接受家人的小毛病,接受你的婆婆就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认命”的态度并不消极,而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解决。而保持幸福的最佳办法就是使内心平和;心态平和了,就很轻易地养成一种不由自主的选择幸福的习惯。

责任编辑: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