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刚刚结束的第十届绿博会,为广大参展商、经销商和投资商构建了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交流合作和宣传推介的平台,总交易额达127亿元,比上届增长16%,实现了一届更比一届好的办会目标。
新思想、新产业、新希望,使中国绿色食品之都齐齐哈尔不断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助推着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和绿色经济迅猛发展。
打开一扇思想解放之窗
绿博会带来了新思想,为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开了一扇窗。举办绿博会,大大强化了齐齐哈尔人市场经济观念。
通过绿博盛会,齐齐哈尔乃至全省、全国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果广为人知;通过绿博盛会,使齐齐哈尔这一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以及中国绿色食品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和市民最满意城市久负盛名;通过绿博盛会,广大的海内外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投资信息和发展机会,实现互利双赢。一至九届绿博会,交易总额为1315.18亿元,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以及24个国家(地区)5万多名中外客商前来参会参展。绿博会也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国际性博览会之一。
绿色食品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绿博会带来了新品牌,也带来了新的产业,全市绿色食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齐齐哈尔获“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称号,截至目前,全市有8个县(市)、区获得了15个“中国特产之乡”称号,这是一批十分宝贵的无形资产,也是鹤城一张闪光的名片。
在每年一届的绿博会推动下,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和绿色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已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市“三品”认证数量达到11大系列、1386个产品,其中有186个产品获绿色有机食品标识认证,比2000年增长16倍;无公害农产品从无到有,已有1200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识认证。
全市共建成4个省级绿色食品科技示范园区和14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902万亩,占全省的15.8%,比2000年增长3.5倍,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面积就达84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产量达到600多万吨;绿色畜禽养殖量达1440万头(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为2000万亩,无公害畜禽认定饲养量为1150万头(只)。
依安县招商签约8.19亿元
在本届绿博会上,依安县围绕“食品、生化、陶瓷”三大产业开展招商洽谈活动,实现招商项目合同签约8.19亿元。
在第十届绿博会经济合作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上,依安县和客商签订4个超亿元大项目,其中与沈阳新广地制陶业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是依托依安县具有长江以北储量最大、品质高的伴生矿高岭土资源优势和依安陶瓷产业工业园区纳入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政策优势,以整体开发依安陶瓷产业园区为目标,主要以生产外墙砖为主,一期工程总投资1.67亿元,占地16.7万平方米,建设3条陶瓷生产线、陶瓷销售市场、陶瓷模具厂、纸箱包装厂等配套项目。二期工程由依安县人民政府与沈阳新广地制陶瓷业有限公司双方共同引进其他陶瓷生产项目,至2016年底,建设20~30条陶瓷生产线。这一项目的签订,标志着依安县陶瓷产业生产正式破题。
达乡民族特色产品畅销绿博会
在第十届绿博会上,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展台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野韭菜花”“库木勒酒”“老屯九合面系列产品”“老马太太清真水饺”“老李头蜂蜜”“北大荒獭兔”等纯天然绿色、特色食品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眼球。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无任何污染,资源原始状态保持较好,清洁的嫩江是全国较少的未污染的江河之一,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习俗,为发展绿色、特色有机食品提供了先决条件。
在今年的绿博会上,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推出以纯天然、绿色、民族特色为特征的绿色、特色食品共8个商标47个品种,参展数量82个,销售和签约成果均好于往年。
齐齐哈尔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升
十年来,齐齐哈尔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900亿元,新建改造城区100多条主次干道,城区绿地率达到34.6%,绿博会使齐齐哈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和市民最满意城市等桂冠相继花落鹤城,让鹤城活力四射,前景无限。
众多企业家的到来,使本届绿博会举办的“创业·奋斗·发展”青年创业论坛熠熠生辉,与会企业家感慨,齐齐哈尔投资潜力巨大,项目建设前景广阔,是一个适宜投资、创业、发展的城市。2010年海外学人龙江故乡行的48位海外学者,带着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为全市带来新的科技风潮和全新的科学理念。
十载绿博,精彩纷呈。通过绿博会,大项目纷纷落地,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煤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日益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和新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得到发育,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新鹤城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