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网9月10日讯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上半年,哈市机动车数量已接近70万辆,其中半数为私家车。目前,许多私家车车主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棘手问题——买得起车,但停不起车。目前哈市最便宜的停车场收费价格为4元/小时,而一个车库或者一个地下车位的价格就高达二三十万元。如何给自己的爱车找一个安全停靠的地方,私家车车主们各显其能,想出了花样繁多的停车方式。
小区内天天上演现实版抢车位
家住锦绣理想家园小区的一位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小区里几乎家家有车,而且有的一家还有几辆车,尽管小区有地下停车场,但车位的费用太高,都能再买台车了,所以大家都想法把车停在地上。这一到晚上下班时间,你就看吧,小区里只要有个空肯定就有车停在那。我每天回来就把车停在小区的停车场出口附近的空地上,有的时候下班回来晚点,车连小区都进不去,只能在大道上找个地方停,一晚上都提心吊胆的。”私家车的数量逐渐增多,可各小区内的空间有限,导致现在许多小区都变成了大停车场,居民平日休闲娱乐的空间,都被私家车占了。在哈药路192号居民小区内,记者看到小区仅有的一片空地上就停了三十几辆车,一点休闲娱乐的地方都没有。居民王女士很无奈,“楼下全是车,我们现在也只能在自家阳台上晒晒太阳,想下楼坐会都没地方。”文明街副32号居民小区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我们这都算不上什么小区,就那么点地方,晚上都被车占了,你说不让停吧,都是自家楼区的,也没有别的地方停啊。”
家住哈药路上的一位私家车车主对记者说:“我们也是没办法,也不想停在小区里占地方,可是不停小区里停哪啊,你说买个车库或者车位又太贵了,就我这比亚迪车才多少钱啊,一个车位够买我好几台车的了!再说了,现在就算是有钱的,车位都不好买啊,车太多,车位太少。”
7日傍晚,记者来到宣庆小区,看到小区内停了许多车,几乎没有空地方。有位车主倒是给自己的爱车找了一个绝妙车位,把车停在了两个花坛中间,而且这两个花坛中间的空隙恰好能容纳这辆车。小区居民告诉记者,“这辆车总停在这,因为地势高,别的车还上不去,只有它能上去。”还有一辆车停在小区的铁门与一堆货品中间,此车的停车技术非常高,离两侧的距离都不到30厘米。像这样有空就停车的现象,该小区还有很多。
记者来到哈药路59号居民小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小区里的车停得很乱,哪都停,为了防止随便停车,小区的出入口处已经用铁栏杆钉上了,可那些车就把车停在出入口的栏杆外,只要有空够停车的,肯定都给你停上。”记者在新阳路上看到,一辆车停在了用路障围起的一个空间内,而此空间正好是一个车位的大小,在附近工作的王先生说,“这里圈上是因为前方有施工,现在这些司机真能找地方,把这里都能当车位用。”
小区附近随意停人行道上人让车记者在文府街28号居民小区看到,许多私家车停在小区院内,使原本不大的院落显得更加拥挤,而即使居民院内贴满了居民自己设立的标语“请勿堵道停车”,但仍有很多车辆停在了单元门前或是人行道上,使得居民进出单元门都得绕行,很不方便。
哈药路59号居民小区内,有的车辆一半车身停在人行道上,另一半车身停在小区内的马路上,居民张先生开玩笑地说:“原先是车给人让路,现在是人给车让路,可这路让的令居民都无路可走了。”在经纬二道街17号居民小区内也有类似情况,为了插个空停车,一位车主将车停在了大门和人行道之间。
随后,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许多私家车由于没有车位,无处停放,就选择将车停在小区附近的街路两旁,导致许多双向通行的街路变成了只能单向行车,造成了严重交通拥堵。在建河街、建河头道街、建河二道街、建国南二道街等街路上此情况非常严重。还有些车停在了人行步道板上,许多行人无奈只好给车让路,自己到大马路上走。
记者在经纬二道街一居民小区内看到,小区的角落里有一处用铁皮搭建的简易车库,车库的门锁着,上写“库前禁止停车”。记者并没有见到车库主人,但据周围居民说,“这个车库都好几年了,原来一直都有车往里存,特别是冬天的时候。虽说不是正规车库,而且非常简陋,但也比停在外边风吹日晒好啊!”
在道里区顾乡大街一处居民院内,记者发现了一户居民私自搭建的车库,该车库显然已颇具规模,库两旁已盖起了砖房,似乎还住着人。车库的大门紧闭,上面写着“闲人免进”。据一位居民介绍,附近几栋居民楼格局相似,但楼下都没有这样的车库。只有这个院内有车库,都是住户私自搭建的。
车库空间做文章向上抬完向下挖在很多人仍为没有车位、车库烦恼的时候,那些有了车库的人也有烦恼——买了第二台车照样没地方停,而且车库并不能为自己创造效益,因为车库内仅容得下一台车。于是便有人打起了车库空间的主意。在南岗区保健路健康家园一处车库内,记者看到,库主在库内安装了一个举升机装置,第一辆车开进去以后,开动举升机将车升高,然后再开进第二辆车。这样,一个车库就能停下两辆车了。该车库的库主向记者介绍:“哈尔滨冬天的时候车不能放在外面,而安装了这样的装置可以多放一辆车,到了冬天时就将车位租出去。但这个装置也有弊端,一是要想取出上层的车辆得先开走下面的车,二是车库的举架一定要高,起码在3.2米以上。”
既然受到了车库举架的限制,那么很多车库就不能改装成这样的立体车库,但是既然可以向上发展,自然也可以向下发展。记者在松北区保利水韵长滩一处住宅车库看到,该车库的地坑式停车位,原理和举升式的一样。据该立体车库安装人员介绍:地坑式车库对地面车库要求并不太高,但要看停放车辆的种类,一般如果停放轿车,向地下挖1.6米左右就可以。但如果是SUV的话,要挖至两米。不过,这种车库一般都针对别墅车库安装,主要为了存放家里的第二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