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出台10项措施加快对俄“境外园区”发展
2010-09-10 16:03:3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冷连波做客东北网解读支持“境外园区”发展服务措施。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冷连波解读支持“境外园区”发展服务措施。东北网记者 印蕾摄

  东北网9月10日讯(记者 印蕾)8月19日,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发布支持对俄“境外园区”建设和发展的10项服务措施,以促进对俄“境外园区”加快发展。近日,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冷连波做客东北网,对上述服务措施涉及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10条措施支持程度高 服务力度大 针对性强覆盖面广

  冷连波介绍说,根据检验检疫部门的调查统计,目前黑龙江省从事对俄“境外园区”及项目建设的企业大约有34家左右,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与黑龙江省相毗邻的几个州,主要涉及矿产资源、能源、农业、林业、轻工、机电、建筑与房地产开发等行业。总体上说,我省“境外园区”的建设还处于成长阶段,要进一步加快和扩大“境外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还需要在坚持市场化运作和互惠互利的原则下,通过政府、企业和多方共同努力,合力推动来实现。

  根据实际情况,检验检疫部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支持“境外园区”企业的10项措施。这10条服务措施的特点是支持程度高、服务力度大、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涵盖和包括了“走出去”的全过程。

  这10项措施主要包括,成立支持对俄“境外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政策支持与业务咨询指导,帮助园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扶持龙头企业,推出首批重点扶持的10家园区龙头企业,使之发挥示范拉动作用;提供便捷通关,对“境外园区”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资源开发等业务,所需的出境施工器械(含配件)和人员自用的办公生活物资等免于检验检疫,对项目完工后属从国内运出返回的物资(不含食品)免于检验;支持重点产业,对园区企业实施检验检疫诚信管理,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园区木材加工企业进境的锯材、加工的木制半成品实施不低于30%的抽批检验检疫,加快验放速度;建立服务平台,帮助园区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提供专家服务,参与有关贸易措施谈判咨询;利用中俄有关中介机构,为园区企业办理俄罗斯注册登记、产品认证认可、技术标准认证等相关手续,加强与俄检验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完善口岸功能等。同时明确,对享受这10条服务措施的企业,严格与其企业的质量和诚信挂钩,一旦发现企业有质量和诚信方面的问题,将取消其“一对一”服务措施。

  “境外园区”建设发展 需发挥三方面作用

  “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的我省对俄‘境外园区’,需要发挥三个方面的力量支持‘境外园区’的发展壮大”,冷连波告诉记者。

  一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走出去”步伐。要敢于“走出去”,要勇于面对俄罗斯市场,主动接受和顺应俄罗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环境。对俄“境外园区”是企业“走出去”的平台和桥梁,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和各种优惠政策,解决针对出口企业的贸易摩擦和不利因素;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对俄商务经验,联合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实现扩大产业模式和跨越式发展。

  二是发挥政府的坚强后盾作用,积极推进对俄合作,营造产业发展大环境。一方面加强统筹规划和正确引导,建立起有效的支持政策、优惠政策和管理政策,这其中包括商务、检验检疫、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不断健全有利于“境外园区”建设发展的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加强与俄罗斯及远东地区的睦邻友好协作,利用高层互访和对口交流的机会,帮助企业做好与俄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减少境外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非经营性风险,营造发展大环境。

  三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在“境外园区”的定位、投资、建设、招商、运营过程中要真正按照市场规则操作,提高园区竞争力。要关注俄罗斯地方的发展,尽量与俄罗斯产业布局与建设项目布点达成“默契”,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在争取更多优惠政策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方便当地群众的生活。

  冷连波认为,“境外园区”建设是中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一次转型,如果转型成功,必将使中俄贸易合作有一个实质性的飞跃,将带动中俄两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

  【新闻链接】“境外园区”

  “境外园区”是走出去企业的通俗说法,规范名称应为“中俄经贸合作区”。是指中国企业家经过中俄双方政府同意,在俄罗斯投资兴办的加工区、种养殖区、建筑区、采伐区、批发区等,主要有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两大类,所从事的行业主要有鞋类加工、木材加工、森林采伐、建筑施工、农业种植、家畜养殖、服装加工、果菜批发、轻工产品批发等。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