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打响整治广告牌匾战役 月底前“净化”123条主干路
2010-09-12 10:04:19 来源:生活报  作者:于鸿斌 时继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拆除违规广告牌

  拆除违规广告牌

  核心提示

  “内容健康、设计美观的户外广告招牌,不仅能美化城市,而且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但长期以来,户外广告的脏乱差一直让冰城蒙羞。“你们哈尔滨的广告牌,个儿大,乱设,扎眼,发布的内容低俗,给人的印象是落后,也湮没了哈尔滨身为欧陆风情城市的味道。”外地客毫不客气地这样评价哈尔滨户外牌匾的现状。

  看着街头满眼尽是广告牌,老哈朱俊峰说自己的第一感觉是:压抑。“再也不能让广告牌脏乱了环境,殃及城市形象了。治乱要立足于拆,再高标准规划,最后还得管起来。”

  广告牌泛滥造成的环境脏乱顽疾,给原本美丽的冰城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无论是外地客还是本地人,都由衷地期盼能够对这些脏乱差的广告牌进行清理,重还冰城一张清新美丽的面孔。


  ●覆盖楼体立面 

  ●大小色彩无序 

  ●内容滥俗低劣

  1家陶瓷店竟有6块匾

  “哈尔滨,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有味道的、很洋气的城市,教堂、石头路、欧式房子令人流连。可那么漂亮的房子上立着一个个大大的广告牌,把一个洋气的城市变成了小县城,十分土气。”日前,从北京来的媒体同行张嘉丽对记者说出了她的冰城印象。

  哈尔滨的广告牌真脏乱到了如此地步吗?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了道里区的透笼街、霁虹街、新阳路广场,道外区的太古街、南岗区的海城街等地。

  在霁虹街上,一家洗浴中心山墙上的巨大广告将整个楼体立面全部覆盖,这栋仿欧式的小洋楼简直变成了广告的领地。新阳路上一家高层楼宇,不仅门脸儿有牌子,侧面有牌子,在楼体上还立着一块巨大的刀匾。像这样一个门脸儿挂多块牌匾的现象,在海城街、透笼街上达到了极致:四层高的楼体立面上布满了广告牌,有的人家更是牌匾、刀匾一起上……太古街上的广告牌也有后来居上之势,不仅上述的广告牌都存在,甚至连店铺的台阶也被广告牌占据,置身广告的重围之下,使得本来就狭窄的街道更加混乱不堪。在太古街上的建材商店集中区,记者数了一下,有一家销售陶瓷的店铺,竟有6块牌匾。

  在大成街与南通大街交口处,记者看到,在同一条路上,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立柱广告牌、落地广告牌、三角广告牌、广告柱、刀旗广告、长布条幅广告、公交车站台广告牌、充气式拱门广告等形形色色的广告样式并存,林林总总、杂乱无序。

  在红军街靠近火车站一侧的某商城,各种店面的牌匾和商品的广告招牌已经掩盖了三层以上的全部楼体。在太古街与景阳街交口附近,不论是景阳街一侧二三层的老楼,还是太古街街口的十多栋新楼,都成了户外广告的天地。类似的铺满楼体的广告还出现在海城装饰材料市场、哈西服装城、教化电子大世界周边等人流、车流密集的繁华路段。


  保护建筑被贴上“膏药”

  “保护建筑严禁设置户外广告”,这样的规定不仅在《哈尔滨市保护建筑和保护街区条例》中赫然在列,在《哈尔滨市户外广告管理条例》中也有明文规定。可现实是,在南岗区果戈里大街上的保护建筑——秋林公司大楼楼体外立面上,曾赫然挂着两块巨幅布幔式户外广告,且从二楼的窗户一直伸展到接近楼顶的地方,像两块“膏药”贴在保护建筑上。位于博物馆转盘道一侧,外形像手风琴一样的国际饭店,早已被哈尔滨市政府第一批列为一类保护建筑。它的楼体外立面上,也曾被两块巨大的户外广告布幔占据,足有4层楼高,挡住了整个楼体临街立面近二分之一。这种窗帘式的户外广告还曾出现在保护建筑哈尔滨儿童电影院的门脸儿上。

  在对火车站站前广场周边、海城装饰材料市场、泰山电子城的走访中,记者看到,有部分楼体已经完全被广告画面所吞噬,建筑物的采光、通风等使用功能丧失,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感被损伤,很多建筑物俨然是户外广告的附属品和发布台。

  令人十分忧心的是,在户外广告美化城市的功能被削弱甚至荡然无存的同时,有些临街建筑、高层建筑屋顶广告布局混乱,破坏了城市天际线和城市空间俯瞰意象。

  “这种状况不但矮化了城市生活空间,还湮没了城市既有的风格。有的小楼是巴洛克式,可被一个巨幅广告牌遮挡了楼顶,等于是被毁容了;还有些广告牌之间互相掣肘,看起来很别扭。”在哈从事城市环境美学教育的蒋再非提起户外广告对市容的伤害时如是说。

  另外,广告牌的颜色也是大红大绿居多,广告内容更是不堪入目。在景阳街临近一曼街一侧小楼上立着一块超大广告牌,内容是宣传暴力游戏的血腥场面。哈站站前广场上的一个户外广告,上面的照片是皮肤病治疗前后的对比。在石头道街透笼轻工市场的楼体上,巨幅的真人内衣广告比比皆是……


  广告牌

  是悬在头顶的剑 

  记者注意到,哈尔滨火车站主楼楼顶两侧和霁虹桥转盘道附近的楼顶,一幅幅硕大户外广告牌占据整个楼顶的现象也人为造成了视觉污染。一位广告从业人员告诉记者,1平方米的喷绘广告制作成本不超过10元钱,低廉的成本能给各方带来几十甚至是上百倍的丰厚回报,暴利驱使哈市的楼顶和墙体广告密度越来越大,单体广告的制作也越来越大,发布者的跟风趋势也愈发明显。各种巨大的牌匾广告粉墨登场,也造成了制作费和铁架固定材料的极大浪费。

  伴随着户外广告体量超大的攀比之风,因户外广告引发的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记者了解到,户外广告的用料五花八门,有布、铁、木、不锈钢、大理石等。有的铁制支架锈蚀导致广告牌倒塌,有的巨幅广告牌没考虑风力承受力,导致强风刮倒广告牌,砸坏汽车、伤及行人。2003年8月,广告牌被大风刮倒,将其下的奔驰车砸坏而引发诉讼曾在哈尔滨轰动一时。2006年5月16日,哈尔滨市民于大娘在香坊区六顺街与中山路交叉口处的休闲广场晨练时,被高约两米、宽10米的巨型广告牌砸伤右腿和脚。据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3月至今,因户外广告牌脱落等造成人员和车辆损伤的案件超过了80起。

  伤人、砸车的同时,广告设施也让居民不堪其扰。家住道外靖宇街一居民楼二楼的陈宝胜告诉记者,在达成补偿的条件后,楼下的建材商店把广告牌设在了他家的阳台上,还装饰成了格栅式。可没想到的是,一个小偷竟然把格栅当成了楼梯,从阳台爬到了他家,把家里值钱东西洗劫一空,至今楼下商家不愿负连带责任。家住南通大街临街小区顶楼的刘老太说:“不管啥季节,只要一刮风,自家房顶的广告牌子就呼呼作响,声音像打雷,白天吓人,晚上睡不着觉。”“楼顶上的广告射灯支架坏了,灯光直接射到我家屋里,伏天我家也得挡个厚窗帘。”家住道里区经纬街的林先生更是苦不堪言。

  采访中,哈市一位退休老干部说:“街头墙面、电线杆办假证等小广告的涂鸦泛滥与城市户外广告杂乱也有一定关系,如果整治了户外牌匾广告,势必对小广告也是一种震慑。广告牌不整治,哈尔滨三年创建卫生城的目标只能泡汤。”

  记者在走访中深刻感受到,哈尔滨广告牌的泛滥与脏乱,已经到了不整不行、不治将使哈尔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色渐失的地步。


  把脉:冰城广告牌有五大顽疾

  据田忠利介绍,目前,哈市现有各类牌匾43643块。其中,有审批手续的18864块,占总量43%;无审批手续的24779块,占总量57%。同时,还有各类户外广告牌4100块,违规设置的楼顶高空广告牌283块。

  从现场排查的情况看,哈尔滨的牌匾广告存在五大问题:一是数量太多、太乱,大街小巷牌匾广告铺天盖地,一店多匾、楼体顶部违规设置广告的现象非常严重,破坏了城市空间环境面貌。二是缺乏整体设计,样式简单、字体单一,只注重个体牌匾设计,没有在整体风格上进行把握,艺术性差。这样的情况在哈市户外广告中普遍存在,使得城市的格调也因此降低。三是内容格调不雅,品位不高,比如,哈站站前的药品、医疗广告,给外地人的错觉是“哈尔滨有病的人很多”。四是部分广告牌体量太大,冲击力强,与周围环境,如建筑本身、区域特色显得极不相称。比如道外承德桥的一个广告牌,高达21米(约7层楼高),长达12米,面积超过240平方米。五是颜色与哈尔滨城市的整体色调不协调,一些广告用了红色等较强视觉效果的颜色,破坏了城市整体的色彩与风格。

  借鉴:学习北京西城区经验

  哈尔滨的广告牌到底要咋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前,曾经到北京西城区现场取经归来的哈市城管局市容环卫办副主任孙明磊告诉记者,北京西城区的做法是,全区上下倾心协力,科学规划,注重落实,采取源头治乱、清净见新、增光添彩三个步骤,以涉奥场所、重点道路、城中村、边角地为重点,每年确定一批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拆除违法建设,规范立面牌匾,新建公共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无论是在北京市管委,还是在西城区,他们谈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按规划去做。西城区的规划制订已经细化到道路微循环系统、绿地系统、户外广告设置、功能街区建设、奥运保证服务等20余个规划,还聘请十余个从事城市管理的专家教授出谋划策,提供指导服务。

  目前,北京西城区基本看不到广告设置,对需要设置广告的,改革审批制度,统一规划,公开招标,解决了广告设置混乱的问题。对牌匾标识,依据申请——告知——设置的程序,按规划要求制作,由市区按1:1的比例出资,统一设计,统一规范,将西二环打造成北京市第一条迎奥运环境建设示范街,然后召开现场会在全市进行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在规范广告牌匾标识方面,北京市市容委编写了标准化的牌匾标识指导手册,对牌匾的照明、色彩、形式、内容、字体、空间、材料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明晰、标准的介绍,对一些突出问题还用图解进行了详实说明。


  行动:月底前“净化”123条主干路

  据了解,户外广告发布管理权涉及城管、公安、规划、园林、水利、工商、交通和环保等多个部门。一个广告牌,多个婆家的局面,极易造成某些部门不负责任随便审批,等出了问题就互相推诿。哈市人大代表陈利铭建议,必要时应采取环境综合的办法由一家管到底,避免踢皮球的现象。

  承德街12号面积120平方米的无手续的英皇卫浴高空牌匾拆了,地段街“金太阳”、“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新华书城”的刀匾广告牌拆了……“到本月底,哈市将全部拆除中山路、经纬街、友谊路等20条示范街、103条达标街的违规广告牌,确保重点区域现有广告牌匾符合城市容貌标准。”据哈市城管局环卫办主任李毅介绍,截至目前,已经拆除了3564块违规广告牌。

  目前,哈尔滨制订了《全市户外广告牌匾整顿工作方案》,迅速启动的同时,还制订了一些规定:为保天际线的通透,将全部拆除楼顶广告;为让驾驶者不分心,将全部拆除桥体、路灯杆和交通设施上的广告牌。还制订了《哈尔滨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完善了《哈尔滨市牌匾标识设置规范》和《哈尔滨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范》。其中,中央大街、机场路、城乡路、中山路、红军街、长江路等街路为禁设区域。站前广场、乐松广场、维也纳广场、秋林商圈、哈一百商圈、爱建商圈、百盛商圈、万达索菲特商圈等区域为严格控制区域。

  “在开展户外广告牌匾的专项治乱行动期间,停止审批各类户外广告。对那些有手续的广告牌,在今年年底审批到期后,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不再审批,也将一并拆除。”哈市城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规划:

  新广告牌主打

  地域特色

  文化品位

  “今后,哈市设置的广告牌将以突出特色、规划先行、展示形象为出发点。”记者了解到,以拆除违规广告牌为信号的城市环境治乱行动开展的同时,广告牌规划和管理也在筹划之中。 

  据哈市城管局负责人介绍,为了制订好哈尔滨的广告牌设置规划,城管部门已经聘请专业摄影人员拍摄20条示范街和重点区域的街路平面立面实景图片,并做成长卷。广告牌的规划定位为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吻合,做到区域控制、总量控制、形态控制、质量控制,打造协调、有序、高雅、有文化品位的城市空间环境。为此,邀请了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从事城市管理的专家学者,着手编制哈市户外广告牌匾设置规划。哈市规划专家段毅建议,设置广告牌一定要考虑到城市的区域文化、街区特点和餐饮商服的“区别对待”。

  为突出哈尔滨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品位,新设的广告牌将结合哈市的区域文化和欧陆建筑风情特色,反映哈市的历史和人文特征。比如,目前哈市建筑物的基准色调为灰白、米黄、砖红,新设牌匾的色调必须和建筑物的色调吻合,且在设置的位置、形式、规模、规格、色彩、材料、照明等方面有了明确要求。

  今后,在电力、路灯杆体,坡式屋顶、造型独特的屋顶将禁止设置户外广告。同时,可以设立广告牌的位置还将采取网上公开拍卖的办法,并实行电子档案管理。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