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信义沟三股臭水同流合污 对策:建污水处理厂净化
2010-09-14 09:49:13 来源:生活报  作者:高中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公滨桥下汇流的污水臭气熏天。

  黑龙江新闻网讯 信义沟位于哈尔滨市城区东南部,是东部进出哈市的必经之地。作为阿什河的支流,信义沟流经香坊和道外两区及农垦部分区域,长达18.3公里,其中流经香坊区12.7公里。信义沟汇水面积达48平方公里,区域内人口44万人。现有排水管线158千米,排水泵站4座,主要排水口16个,日排污废水量10.37万立方米。目前该沟河道狭窄,污染、淤积、私建滥建严重,是污染城市环境、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污染源之一。13日,记者随哈尔滨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和香坊区环保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对信义沟上游进行了全程踏查。

  现象:信义沟从源头就是臭的

  10时许,记者随执法人员来到距香坊区黎明街道办双榆树村大约500米处的垃圾场。只见一座建在臭水沟上的小平房下流淌出蓝绿色并散发着恶臭的污水,臭水顺着2米多宽的水沟向双榆树村缓慢流淌,沟两侧遍布着农田和大棚。在小平房后方为一处占地万余平方米的垃圾场。

  香坊区环保分局环保监察大队王嘉志说,小平房所处位置就是信义沟的源头,信义沟原本是一条自然形成排水渠,后来在距双榆树村大约0.5公里处建了一个垃圾场,垃圾的渗滤液、雨水、雪水以及附近某单位的生活污水汇集到水渠内逐渐成了信义沟。“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并散发着恶臭,致使信义沟从源头就成了臭水沟。”王嘉志说。

  对策:垃圾就地掩埋严禁再卸

  垃圾场一位管理人员说,双榆树村附近的垃圾场为附近某单位的自有垃圾场,这片土地也为该单位所有。一个多月前,该单位为治理垃圾山对信义沟的污染,已将垃圾山推平并就地掩埋。为防止附近村民向这里倾卸垃圾,该单位派专人进行看守。

  目前,该单位的生活污水仍直排信义沟。


 

  现象:村民粪便废水直排沟内

  双榆树村内的信义沟沟壁由红砖垒砌,宽度和深度都在2米左右,沟中流淌着恶臭的黑水,水面漂浮着三四十厘米厚的垃圾。记者看到,10余处厕所就搭建在信义沟上,排泄物直排沟内。在双榆树村南北中心路59号,一条小明渠从哈尔滨广宇电镀厂围墙下涵洞处流出,大量灰白色的污水直接流进信义沟。信义沟穿村而过后向黎明大市场方向流淌。

  村民于亚琴说:“村里连个像样的垃圾转运站都没有,村民的生活污水、垃圾直接倾倒进了信义沟中,沟中的水几乎不流淌,导致沟水越沤越臭、越来越黑。夏天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根本不敢开窗开门。村民就怕下大雨,沟水冒漾,臭水都流到家里,真是苦不堪言。”

  对策:村屯垃圾集中收储清运

  王嘉志说,8月份,哈尔滨广宇电镀厂因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使用且无环评审批手续被香坊区环保分局限期整改,该厂现经过整改已实现达标排放。双榆树村下游还有红星村、五八村、黎明大市场以及工程机械厂家属区、汽轮机家属区等居民区,这些居民区的生活污水也都通过市政暗渠直排进了信义沟。信义沟上游沿岸村屯的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厕所需要集中治理,并建垃圾集中储运站,将垃圾定时运走。此外还要彻底将沿岸及沟内的生活垃圾清除,建定期清掏的旱厕,这样才能净化信义沟沿岸环境、实现信义沟有效治理。

  现象:三股污水汇成“龙须沟”

  11时25分许,记者随执法人员来到香坊区公滨路上的公滨桥,只见化工路一侧流来的黄色污水,散发着粪便的恶臭;南直路流来的污水呈黑灰色,同样腥臭扑鼻。这两股水同信义沟上游流来的黑色污水在公滨桥下汇成六七米宽的信义沟,沟水漆黑且深不见底,水流十分湍急,散发着刺鼻的恶臭。

  记者顺沟向下游查看到化工路附近的信义桥,香坊区城管局信义沟管理办公室就设在这里。据值班员于杰介绍,他们负责管理、打捞信义沟内的垃圾漂浮物。信义沟内的污水主要是沿岸的生活污水、垃圾以及热电厂、电镀厂、铁塔厂等企业排出的污水,沟中、岸边遍布各种生活、建筑垃圾,平均每天都会打捞两三车。

  对策:下游建污水处理厂集中治污

  王嘉志表示,信义沟的污水主要源自沿岸企业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信义沟沿岸有工业企业258家,其中涉水企业22家。“三沟一河”综合整治开始前,香坊区就已将华林再生纸厂和东升造纸厂两家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关停取缔。综合整治开始后,哈尔滨铁塔厂和哈尔滨广宇电镀厂因无环评审批手续和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使用,被责令限期整改。其余涉水企业做到了达标排放,执法人员对一企业实行点源、实时抽查监控管理。生活污水、垃圾对信义沟的污染较为严重,要想彻底治理,在信义沟下游建大型污水处理厂是治污最佳良策。目前信义沟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能力将达10万吨,届时信义沟将变成清水沟,周边环境也将极大改善。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