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理论文章
搜 索
韩学键: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2010-09-17 13:55:0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韩学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大庆是首座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的中国内陆城市,2008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2009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目前全国地级城市中集文明城、卫生城、环保模范城荣誉于一身的七个城市之一。按照省委实施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的部署要求,大庆本着“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理念,围绕建设美丽宜居家园,以巩固文明城、卫生城、环保模范城“三城”创建成果为突破口,坚持专项整治与综合治理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并举,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推进,城市环境、社会秩序和公共服务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和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实施重点突破,强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为市民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空间

  城市是一个集合自然、社会、人文等要素的综合平台。创建“三优”文明城市,首要的是治理城市环境,必须针对最突出、最紧迫、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全力攻坚,带动城市环境整体优化。深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十项工程”,以公共聚集场所、城乡结合部、油田过渡带等“十个”领域和部位为重点,深入系统开展专项整治。两年来,共改造治理居住小区63个,依法拆除违章建筑24万平方米;基本完成铁路沿线纵深46公里、幅员71平方公里综合整治;拆迁棚户区127万平方米,年底前可消灭市区棚户区。打造独具魅力的滨水景观,深入落实省委建设“滨水城市”部署,投资近5亿元建设黎明河带状公园,推进主城区湖泡治理,打造水清岸绿、人水相依的亲水空间。培育优美健康的城市生态,实施“植树、复草、治水、净气”工程,推进油田百里生态长廊、萨大路等绿色廊带建设,主城区实现绿化全覆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6%;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6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1天。

  突出人文特色,培育以大庆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城市文明,全力构建“五和”愿景

  创建“三优”文明城市,既有环境治理的硬任务,也有提升市民素质的硬要求。我们坚持发挥大庆精神这一强大的人文优势,塑造城市之魂,打造优良秩序,努力构建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生态和美的“五和”愿景。塑造市民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满足市民发展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培育现代文明市民。增强市民安全感,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优化市民创业环境。推进“诚信大庆”建设,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机制、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打造诚信公平的创业环境。

  狠抓干部作风,加强党风政风行风“三风”建设,创造优质高效服务环境

  服务环境优良与否,体现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我们坚持从各级干部抓起,强化服务意识、效能意识,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行风,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党风建设重点抓廉政,营造公正廉洁的发展环境。政风建设重点抓效能,行政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行风建设重点抓服务,社会服务更加规范。

  深化地企合作,激活社会力量,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

  创建“三优”文明城市,主体是市民,最终受益也是市民。我们坚持共建共管共享,发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创建格局。发挥大企业优势,携手共建。落实“五包”责任,社会同建。创新活动载体,全民参建。通过市民议事厅、绝对现场等媒体栏目公开曝光反面典型,营造全民关注、全民建设、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督办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创建“三优”文明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建立科学有力的组织管理模式,保证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创新领导体制,树立“大城管”理念;创新监管方法,完善市区两级数字城管平台;创新问责机制,将“三优”文明城市创建与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保证了大庆“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作者系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韩晶

【专题】创建三优文明城市访谈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