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棚改: 让每一个低收入家庭都有新房住
2010-09-19 09:10:3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贾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图片为王忠岩资料片
   东北网9月19日讯 棚户区改造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一项“民心工程”。棚改,改变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棚改为更多的低收入群体提供廉租房、公租房及40平米保障户型,面对买不起房的棚改居民,政府把房建好租给百姓。惠民、利民的政策,被执行者公开、透明、不打折扣地送到百姓手中。正因如此,百姓的全力配合与支持,使城市改造的“第一难”,在哈尔滨得以有效化解。

  没“花”一分钱住新房

  76岁的尹大娘原先的家在哈市道外区靖宇街十五道街棚户区,是个只有六七平方米的棚厦。今年春节,她搬进了滨江新城“好民居”40平方米的新房。听说记者要采访关于棚改的事情,尹大娘很激动:“一分钱没花,我就住上了漂亮的楼房,真是做梦都没想到。”

  尹大娘讲,她在棚厦里,一住就是50多年,那日子苦啊!棚厦内只能放两张床。老伴活着的时候,两张床还需“丁字头”相接。就连做饭都在床上。上趟厕所要走到10多米远的公厕。胡同窄,两个人都不能并肩走路。

  按照哈市棚户区改造“拆一还一”政策,尹大娘家可以享受7平方米的产权,申请最低保障户型40平方米,她需要按最低的建安成本交余下33平方米的购房款,按每平方米890元计算,需要29370元。由于她得到了“奖励期内搬迁奖励1.2万元”和“低保户给予2万元补贴”的补偿安置金,尹大娘自己没花一分钱就住上新房,还“挣”了一千多元。

  房乃安居之所。为了让棚改政策惠及到每户家庭,哈尔滨在国内率先推出“股折租”,确保最贫困家庭都能住上新房子。

  据道外区拆迁办主任刘利民介绍,在哈市棚改中,无论多困难的人都能住新房。这都源于政府推出的“股折租”政策。“股折租”的概念就是,如果保障户型(40平方米)被拆迁人也无力购买,他可以不买先住,原“拆一还一”部分属私产,其余面积为公产,整体房屋属“共同产权房”。入住共同产权房后,公产房部分交租金,按使用面积每月每平方米1.44元。如果生活还有困难连租金也交不起的,将“拆一还一”面积,即私产房面积拿出一部分,按时价“股折租”,按月扣缴租金。被拆迁人经济条件改善后,可以还清抵扣租金,补齐上靠保障户型差价款,就可拥有房屋的全部产权。

  温暖拆迁百姓满意

  “今年政府的棚改‘温暖拆迁’政策最是可圈可点。”说到拆迁政策,哈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孙滨如数家珍:道外陶瓷小区棚改规定,对于产权调换的,动迁70平方米内住房回迁后面积上靠到50、60、70平方米户型。原房屋建筑面积30平方米不管是公产私产还是单位产权,可以上靠到50平方米户型,属于原房面积的30平方米在调换时不交纳差价,但中间20平方米在调换时需要交纳综合建设成本价。而上靠户型的差额面积按陶瓷小区综合成本价2680元/平方米购买。此外,对被拆迁户在奖励期内搬迁验收的奖励1.2万元、低保户给予2万元补贴等。在正月搬家验收的居民,还能得到每户3000元搬家补贴款和2000元冬季搬迁补贴款。

  政府的惠民政策让生活在低矮、破旧棚户区的居民心里乐开了花。中华巴洛克二期拆迁改造项目开始办验收手续的第一天,有485户居民交房、签拆迁协议;铁路街打通工程拆迁动员会上午刚开完,下午就有5户居民人走家搬;陶瓷小区拆迁户姜升华和10多位邻居搬走后,又自发回到现场,当起了志愿者……

  正如被拆迁户黄小娟所说,政府改造棚户区是大事,是为百姓办好事,因此百姓们全力支持。与大多被拆迁户一样,王强对生活的新希望燃起于此,“拆迁时我是最先动的,为的就是早一天住上楼房。”

  拆迁义务宣传员王淑梅逢人就说,她比以前年轻多了,居住环境的大变样,让她的日子变得有了奔头,生活变得更加有希望。


 

  政府与百姓“心贴心”

  为做好拆迁工作,哈市数万名党员干部不辞辛劳,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一户的拆迁动员工作,力求把好政策送到每一户居民家中。各级机关党员干部“各负其责、一抓到底”的“包干责任制”,不仅使棚改工作迅速推进,也使政府与百姓“心贴心”。

  “规划时就对困难进行了充分估计。”孙滨说,为搞好哈市棚户区拆迁验收工作,他们与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方案,明确了“拆一还一”、上靠三个基本户型、40平方米保障性户型等优惠政策,并对特困户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出了产权共有等办法。同时,大力推行“阳光拆迁”,将所有被拆迁居民关注事项全部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得到了多数居民的理解。

  在棚改工作中,也有不理解的。当初不论怎么做工作,居民陈大爷就是不搬,说“死都要死在棚户区”。陈大爷的女儿听了工作人员讲解后同意搬家。棚改办人员帮陈大爷搬了家,陈大爷却说家里的白菜、豆油等生活用品搬丢了!为了争取老人的配合,工作人员自己凑钱,把陈大爷所列的丢失物件一一买来并送到家里。被感动的陈大爷如今成了协助做拆迁工作的义务宣传员。

  “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财政局、市城管局、市环保局等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开通了绿色审批通道。”孙滨讲,今年是哈尔滨有史以来棚户区拆迁改造面积最大、涉及户数最多的一年,将拆迁改造棚户区345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总规模465万平方米。一个可以量化速度的指标是,从2008年哈市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以来,截至2009年底,已有4.25余万户居民告别了低矮棚厦,搬进了宽敞明亮的高楼。

  享受优惠“一个不能少”

  被拆迁户胡伟民说,“当初,听说要易地安置的住宅是高层,我曾担心价格太高。让我没想到的是,政府已把百姓的难处考虑在先。”今年,哈市政府明确规定,必须由信誉好的国有开发企业承担棚户区改造易地安置项目,并按政府要求让利于民,对选择高层住宅的拆迁户,按1.5的多层住宅换算系数计算公摊面积,用买多层住宅的钱就能住上高层住宅。

  哈市道外区棚改办主任刘利民告诉记者,中华巴洛克改造二期工程拆迁区域内的许多居民是“户在人不在”。拆迁开始后,为了让这些居民也能拿到正月搬家验收的补贴、享受“早搬家早选房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拆迁工作人员开始了“寻人总动员”行动,直到拆迁动员大会前一天,他们还在千方百计寻找未联系上的拆迁居民。

  为更好地将政策宣传到位,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各大棚改拆迁现场都会挂出醒目的公示板,从安置房区域位置到周边环境、配套条件,从户型类别、使用功能到回迁程序、回迁时间,拆迁户最关心的八个事项一目了然。

  “八公开”当天,安发街拆迁范围内就有一批居民搬家。陶瓷小区、中华巴洛克二期拆迁动员大会,现场也同样将拆迁政策、补偿标准和奖励办法等向上万名搬迁居民公示,上万份详细的《拆迁须知》在现场发放。

  棚改多方受益

  棚户区改造不仅创造了空前的社会效益,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四笔账”可以收入民心“账薄”。一是百姓财产增值。2008年,有22435户拆迁居民改善了住房环境,惠民得实惠24.7亿元,棚户区房子按每平方米2000元计算,新房市价每平方米四五千元,有些区域升值更大。为此,拆迁居民平均每户房产增值11万元。二是拉动经济增长。不仅拉动了建筑业、建材业发展,也带动了运输业、金融业、家电业、服务业等30多个相关产业发展。三是吸纳就业人员。为从事建筑施工、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四是城市载体功能提升。通过棚户区改造,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如滨江新城开通滨江大道,平房百利棚改项目拓出4条市政道路,香坊区棚改项目打通了百姓期盼多年的红星街,使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早拆迁、早建设、早回迁,是今年棚改项目提速的主要工作措施,而这也直接关乎到百姓的亲身利益。”据孙滨介绍,目前,哈市棚改战线抢前抓早,已经进入攻坚状态。不但强化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要求和“日碰头”、“周例会”的工作制度,还签订了责任状。56个棚改项目当中,现已有34个启动拆迁,拆迁面积达371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5万余户,近7万名建设大军正在各棚改工地挥洒汗水。

  不久的将来,一个以松花江为纽带和中轴线的全新哈尔滨就会屹立在世人面前。

  【记者手记】

  从“茅屋”到“广厦”,哈尔滨市正在经历这个壮丽的蝶变过程。

  棚户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哈尔滨人最初的生活中曾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对于居住在棚户区的居民来说,离别几十年居住的老屋,告别老邻居,处理掉坛坛罐罐会有一些阵痛,然而与阵痛相比,即将到来的有电梯、有天燃气、上下水、暖气新五全的家,温暖而幸福。

  从哈尔滨市政府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来看,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棚改工作来说,要想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关键还是要落实好有关棚改政策,严格落实好棚改的各项优惠措施,同时也需要老百姓思想观念的转变。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强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