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理论文章
搜 索
胡世英:打造“六城”提升文明水平
2010-09-19 16:46:4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胡世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几年来,绥化市以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和提升城市品位为着力点,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着眼点,以增强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实力为落脚点,扎实开展了以“三优”为引领、以“六城同创”(特色文化城市、和谐礼仪城市、宜居乐业城市、绿色生态城市、现代商贸城市、新兴工业城市)为载体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注重抓大事,解难题,创特色,塑品牌,各项工作在创新中突破,在推进中提升,为“推进‘两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高起点大视野谋划发展新跨越。领导重视,高标推进。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把“争三优、创六城”活动列入全市重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实绩考核重要内容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市)区评选的重要指标。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指挥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任副指挥长,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指挥部,定期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周密部署,有序推进。2008年以来,全市相继召开了13400人参加的“六城同创”活动启动大会、全市文明城市建设望奎现场会等10余次大型会议,制定下发方案15个,把创建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时限具体落实到各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及各个县(市)区。完善机制,系统推进。强化协调机制。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文明委成员及创建领导小组联络员会议,听取各地、各部门“三优”创建及“六城同创”情况汇报。强化督查机制。联合督查组坚持一月一检查、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强化宣传机制。形成浓郁、热烈的创城氛围。

  二、抓关键求突破塑造城市新形象。一段时间以来,我市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十分严重。我们把解决城乡环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民生大事、创城大事,先后召开市县两级不同层次环境整治动员会、推进会、电视电话会议12次;每年都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及重大节庆日“净城月”、“净城周”、“净城日”活动,2008年以来,对市容市貌、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主要公路沿线、社会公共秩序、社会服务环境、社会治安环境、农村人居环境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整治。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我市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深入实施,市容环境、出入城口、公路沿线、农村环境等重点部位全面整治,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市民素质发生显著变化。

  三、大手笔大力度催生城市新品位。坚持“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弥补弱点、凸显亮点”的工作方针和“巩固成果、整体推进、培育特色、持续创建”的工作原则,强力打造城市六大特色品牌。不断增强城市人文底蕴,强力打造特色文化城市。实施了先进文化导向工程,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夯实文明根基,强力打造和谐礼仪城市。编印了《绥化市文明创建手册》,修订完善了《绥化市市民文明公约》、《绥化市市民守则》,建立和完善了行业道德规范、社区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深入推进了“牵手文明、共筑和谐”十牵手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和谐创建的实效。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强力打造宜居乐业城市。凸显城市特色景观,强力打造绿色生态城市。今年,市本级投资3000万元,重点实施了以一条绿化生态景观轴、五条街路、两处广场、三处游园为内容的“1523”绿化工程。不断增强商贸流通活力,强力打造现代商贸城市。

  下一步,我们要坚持抓大事、破难题,打造新的创城亮点;坚持抓深化、拓领域,巩固现有的创城品牌;坚持抓基础、增内涵,提升整体创城水平,扎实推进“争三优创六城”活动全面升级,为加快推动我市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和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促进绥化市经济社会全面腾飞提供更加强劲的精神支撑。

  (作者系绥化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韩晶

【专题】创建三优文明城市访谈录